狭叶瓦韦
《中华本草》:狭叶瓦韦
拼音注音
Xiá Yè Wǎ Wéi
英文名
Narrow-leaf Lepisorus
出处
始载于《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狭叶瓦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isorus ngustus Ching
原形态
植株高10-20cm。根茎细长,横生,密被黑褐色、筛孔细密、边缘有细齿的卵状钻形鳞片。叶近生或疏生;叶柄长1-2cm,禾秆色,基部被鳞片,向上光滑;叶片软革质,上面光滑,下面少被鳞片,狭线形,长8-18cm,宽4-5mm,先端长渐尖,向基部渐狭并下延于叶柄,全缘,干后常向下面稍反卷;叶脉网状,中脉明显,侧脉不明显。孢子囊群椭圆形,在中脉两侧各排成1行,成熟时多少汇合;无囊群盖。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附生于林中树干上或岩石上。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性味
苦;凉
归经
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
利尿通淋;活血调经;消肿止痛。主热淋;石淋;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9-15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用于尿道炎、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小叶石楠
- 荷蒂
- 水红木根
- 浮尸草
- 地牯牛
- 浮海石
- 刺瓜
- 野梨枝叶
- 柿花
- 接骨风
- 鹅绒藤
- 虾蟆
- 蛇白蔹
- 理肺散
- 扁竹根
- 云南铁角蕨
- 野亚麻
- 紫杜鹃
- 跌破竻
- 铁藤
- 山苦荬
- 齿叶草
- 蓝猪耳
- 鼺鼠
- 都拉鸢尾
- 狗蚁草
- 山大黄(华北大黄)
- 晕药
- 罗汉松
- 貒骨
- 稻槎菜
- 人参子
- 秋木瓜
- 蛇藤
- 豆瓣绿
- 苍山冷杉
- 苍耳
- 胆矾
- 邪蒿
- 和合草
- 石床
- 凉伞盖珍珠
- 短毛熊巴掌
- 鹿角
- 吊山桃
- 酸藤木
- 软皮树
- 檵花叶
- 钉头果
- 鲥鱼
- 鹿胆
- 芭蕉叶
- 麂子草
- 紫草
- 锦地罗
- 鸡挂骨草
- 龙须眼子菜
- 水栀根
- 酸浆根
- 鹊豆
- 蜜蜡
- 老婆子针线
- 地苏木
- 蜈蚣兰
- 蓑草
- 南枳椇
- 豆叶七
- 畲山羊奶子
- 光板猫叶草
- 翅果藤
- 淡竹叶
- 白冷草
- 碧桃干
- 凉喉茶
- 车前状垂头菊
- 石龙子
- 肉半边莲
- 粗皮松萝
- 大叶贯众
- 牛蹄甲
- 牛耳枫根
- 螳螂
- 伞花绢毛菊
- 踏膀药
- 宽叶紫萁
- 鸡树条
- 金刚刺
- 光叶水苏
- 白鹇
- 紫筒草根
- 鹿耳韭
- 紫金牛
- 岩枇杷
- 白桂木根
- 金沸草
- 辛夷
- 蜘蛛抱蛋
- 龙须草
- 柠檬皮
- 鲟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