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浆根
《中华本草》:酸浆根
拼音注音
Suān Jiānɡ Gēn
别名
天灯笼草根
英文名
Root of Franchet Groundcherry
出处
出自《蜀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酸浆及挂金灯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salis alkekengi L. Physalis alkekengia L.var .francheti (Mast.) Makino.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基部常匍匐生根。茎高约40-80cm,基部略带木质。叶互生,常2枚生于一节;叶柄长约1-3cm;叶片长卵形至阔形,长5-15cm,宽2-8cm,先端渐尖,基部不对移狭楔形,下延至叶柄,全缘而波状或有粗芽齿,两面具柔毛,沿叶脉亦有短硬毛。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6-16mm,开花时直立,后来向下弯曲,密生柔毛而果时也不脱落;花萼阔钟状,密生柔毛,5裂,萼齿三角形,花后萼筒膨大,弯为橙红或深红色,呈灯笼状包被将果;花冠辐状,白色,5裂,裂片开展,阔而短,先端骤然狭包被浆果;花冠辐状,白色,5裂,裂片开展,阔而短,先端骤然狭窄成三角形尖头,外有短柔毛;雄蕊5,花药淡黄绿色;子房上位,卵球形,2室。浆果球状,橙红色,直径10-15mm,柔软多汁。种子肾形,淡黄色。花期5-9月,果期6-10月。形态与原种相似,主要区别为:花梗几无毛或仅有稀疏毛,花萼除裂片毛较密外筒部稀疏;果成熟后果梗及果萼光滑无毛。
形状
性状鉴别 根和根茎呈细长圆柱形,略扭曲,直径1-2mm,表面皱缩,土棕色,节明显。略具青草气,味甚苦而微辛。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主黄疸;疟疾;疝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鲜者24-30g。
注意
1.《现代实用中药》:有堕胎之弊。[br]2.《闽东本草》:凡脾虚泄泻及湿痰忌用。
复方
①治疟: 天灯笼草根七株。去梗叶,洗净,连须切碎,酒二碗,煮鸭蛋二枚,同酒吃。(《纲目拾遗》)②治疝气: 鲜酸浆根一两(洗净),青壳鸭蛋一个。水、酒各半炖服,日服一次。(《闽南民间草药》)
各家论述
1.《蜀本草》:捣其汁,治黄病多效。2.《现代实用中药》:利尿,镇咳,解热。3.《黑龙江中药》:治月经过多及产后出血。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酸浆根
拼音注音
Suān Jiānɡ Gēn
出处
《蜀本草》
来源
为茄科植物酸浆的根。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酸浆"条。
化学成分
含生物碱3α-巴豆酰氧托烷。
性味
①《蜀本草》:"绝苦。"
②《闽南民间草药》:"苦,寒,无毒。"
归经
《闽东本草》:"入肺、脾二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水。治疟疾,黄疸,疝气。
①《蜀本草》:"捣其汁,治黄病多效。"
②《现代实用中药》:"利尿,镇咳,解热。"
③《黑龙江中药》:"治月经过多及产后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鲜者0.8~1两)。
注意
①《现代实用中药》:"有堕胎之弊。"
②《闽东本草》:"凡脾虚泄泻及湿痰忌用。"
复方
①治疟:天灯笼草根七株。去梗叶,洗净,连须切碎,酒二碗,煮鸭蛋二枚,同酒吃。(《纲目拾遗》)
②治疝气:鲜酸浆根一两(洗净),青壳鸭蛋一个。水、酒各半炖服,日服一次。(《闽南民间草药》)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过山龙
- 断血流
- 欧李
- 榆树
- 麝香壳
- 松球
- 破布草
- 天麻
- 红沙
- 竹鸡
- 翼枝榆
- 鲜黄连
- 淡竹根
- 莲子心
- 大夜关门根
- 菊花叶
- 盐蛇
- 狗缨子
- 绿花独活
- 南方露珠草
- 文冠果
- 扇子七
- 防风花
- 广西过路黄
- 索骨丹
- 艾纳香根
- 紫青藤
- 滇海水仙花
- 草苁蓉
- 狗骨
- 黄唇鱼肝
- 山甘草
- 山蚂蝗
- 菥蓂
- 自事口草
- 碎骨仔树
- 木香花
- 黄秦艽
- 山柳
- 泥鳅
- 枫香树根
- 葱实
- 糖茶藨
- 盐肤木皮
- 玉叶金花
- 梳篦叶
- 半柱花
- 焦槟榔
- 猬胆
- 长叶山芝麻
- 矮杨梅果
- 碗蕨
- 口蘑
- 猕猴肉
- 牛筋草
- 桂木根
- 甘肃棘豆
- 猴头菌
- 竹叶兰
- 针砂
- 麻油
- 蜥蜴
- 刺黄芩
- 黑葡萄液汁
- 栓皮栎
- 水折耳
- 鸡爪槭
- 漆树根
- 刺槐
- 槐角
- 羊须
- 老鼠竻
- 调羹树
- 红子仔
- 芜菁甘蓝子
- 老虎俐根皮
- 苦天茄叶
- 獭皮毛
- 都咸子
- 佛手花
- 铁脚威灵仙叶
- 水松
- 藤五加
- 水莎草
- 生瓜
- 刺李
- 八角茴香
- 万年青花
- 甜瓜
- 黔桂醉魂藤
- 岗梅
- 慈竹笋
- 红色新月蕨
- 荨麻
- 水榕木根
- 肾萼金腰
- 蕨根
- 小狮子
- 蓝花棘豆
- 飞龙掌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