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蘑
《中华本草》:台蘑
拼音注音
Tái Mó
别名
厚环粘盖牛肝菌、雅致乳牛肝菌、长柄牛肝菌
来源
药材基源:为牛肝菌科真菌厚环乳牛肝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uillus grevillei (KL.) Sing.[Boletus grevillei KL.;Suillus elegans(Fr.)Snel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切去菌柄基部带泥沙部分,晒干,备用。
原形态
菌盖宽4-10cm。扁半球形,表面粘滑。中央栗褐色,边缘黄色。菌肉草黄色。菌管淡黄色,直生至凹生,部分近延生,管壁肉质且较厚。菌柄柱形,不具腺点,有菌环,粘质,且较厚,菌环以上的柄部有网纹,全柄迎春黄色。孢子浅青褐色,长方形至近梭形,(8-10.4)μm×(3-4)μm。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针叶林下,与落叶松有外生菌根关系。群生或丛生。夏、秋季常见。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青海、新疆、云南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菌盖半球形或近平展,有时下凹或中央凸起,表面黄褐色至红褐色。菌肉厚,淡黄色。菌管灰黄、淡黄褐色。菌柄圆柱形,长7-10cm,直径1-2cm,中实,淡褐色;菌环较厚,深褐色,常脱落而残留环痕,菌环以下表面变化较大,常为粉粒状、毛丛点状或纤维状。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
台蘑中含厚环乳牛肝菌酚(bolegreviol)等。
药理作用
从台蘑中分离出的厚环乳牛肝菌酚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其对由ADP-NADPH(酶反应)和ADP-Vc(非酶反应)诱导的大鼠肝细胞脂质过氧化物反应50%抑制浓度(IC50)为1μg/ml。
性味
甘;性温
功能主治
追风散寒;舒筋活络。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20g;或入丸、散。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台蘑
别名
厚环粘盖牛肝
来源
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牛肝菌科台蘑Suillus elegans (Fr.) Snell,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布
夏秋两季生于针叶林内,可与针叶树形成菌根。分布于吉林、山西。
性味
微咸,温。
功能主治
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用于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
用法用量
入丸散剂。
注意
禁忌生冷食物,孕妇小儿勿服。
备注
为“舒筋散”主要原料之一。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马蛋果
- 土细辛
- 鸡骨草
- 豆梨
- 野葡萄根
- 水蛭
- 酸果藤
- 吴茱萸叶
- 蓝猪耳
- 青丝线
- 铁苋
- 三方草
- 车前
- 鸡排骨草
- 乌蔹莓
- 炮弹果
- 菅
- 老鹤草
- 阳桃
- 秋枫
- 野芭蕉
- 接骨木
- 细草
- 塔黄
- 南牡蒿
- 小叶眼树莲
- 地骷髅
- 草木灰
- 尖连蕊茶根
- 牛耳大黄叶
- 景天
- 牛尾蒿
- 榕树皮
- 龙角草
- 紫茎牙痛草
- 慕荷
- 独叶一枝花
- 秋葡萄茎
- 广东升麻
- 黑皮跌打
- 透骨香根
- 黄花山柰
- 双飞蝴蝶
- 黄精
- 栀子根
- 华紫报春花
- 土牛膝
- 鹅管石
- 膜蕨囊瓣芹
- 山丹
- 石榴花
- 西南小阴地蕨
- 牌楼七
- 车前草
- 中华里白
- 葛叶
- 荷梗
- 水龙
- 百灵草
- 三翅铁角蕨
- 红豆
- 檵花叶
- 绒毛粉背蕨
- 信石
- 杂交景天
- 泽藓
- 菊三七
- 透明草
- 龙爪菜
- 石楠
- 闹羊花
- 黑阳参
- 绢毛菊
- 浮石
- 飞来鹤
- 公母草
- 蝮蛇骨
- 腐婢根
- 广石豆兰
- 法半夏
- 繁缕
- 翻白草
- 肥猪苗
- 粉绿藤
- 橄榄
- 功劳叶
- 桂枝
- 肺形草
- 广防风
- 古山龙
- 蜂蜜树
- 割舌罗
- 关白附
- 牯岭凤仙花
- 丁蛎
- 工布乌头
- 芙蓉菊根
- 飞机草
- 番杏
- 飞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