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菱根
《中华本草》:野菱根
拼音注音
Yě Línɡ Gēn
来源
药材基源:为鞭科植物野菱和细果野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apa incisa Sieb. Et Zucc. Var. quadricaudata Gluck Trapa maximowiczii Korsh.采收和储藏:采果时取其根,切段,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水生草本。叶二型,浮生于水面的叶,叶柄长5-10cm,有海绵质的气囊为长纺锤形或披针形;叶通常斜方形或三角状菱形,长、宽各约2-4cm,上部边缘有锐齿,基部边缘宽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无毛;沉水叶羽状细裂。花白色,腋生。坚果三角形,很小,其四角或两角有尖锐的刺,绿色,上方两刺向上伸长,下方两刺朝下,果柄细而短。花期7-8月,果熟期10月。一年生水生草本。漂浮叶聚生于茎顶,叶柄长3-10cm,中上部膨胀成为海绵质气囊,气囊狭纺锤形,有时不明显;叶片宽三角形或菱状三角形,长1.5-2.5cm,宽2-3cm,中上部边缘具粗齿,基部宽楔形,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通常被疏柔毛;沉水叶羽状细裂,裂片丝状,灰绿色。花单生叶腋;萼4深裂,长约4mm,基部有毛;花瓣白色,4枚,长约7mm;雄蕊4;子房半下位,具花盘,花柱细,柱头近球形。果三角形,高10-12mm,具4角;肩角向上,纤细,刺状,角间宽2-2.5cm,先端具倒刺;腰角刺状,较短,向下,平滑;果颈圆锥状,高约3mm,无果冠。花期4月,果期5-6月。
性味
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
利水通淋。主小便淋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驴耳朵草
- 老枪谷子
- 黄断肠草
- 糖芥
- 甘肃棘豆
- 牛奶菜
- 蒙自虎耳草
- 肥肉草
- 青盐陈皮
- 千年耗子屎种子
- 竹衣
- 中华里白
- 伤寒头
- 白千层
- 老米酒树
- 白桂
- 水蔓青
- 龙头草
- 人面子根皮
- 天名精
- 化血胆
- 小黑药
- 石豇豆
- 红葵
- 宽唇神香草
- 胡颓子
- 紫背草
- 百日草
- 鹅脚木叶
- 王不留行
- 红薯细辛
- 铁杆蒿
- 马雹儿
- 金箔
- 野山楂
- 剪刀草
- 铁罗伞
- 樟树皮
- 檀香泥
- 霹水草
- 美味牛肝
- 广防风
- 轮环藤
- 云南希草
- 光决明
- 铁树叶
- 灰树花
- 小叶双眼龙
- 两头尖
- 狸肉
- 毛脉柳叶菜
- 大地棕根
- 红钉耙藤
- 石栗叶
- 茖葱
- 柑皮
- 元宝草
- 酸枣树皮
- 千里马
- 黄杞皮
- 通骨消茎叶
- 玳玳花
- 脆蛇
- 小六月寒
- 构皮麻
- 橄榄仁
- 翠雀花
- 过江龙
- 照山白
- 老虎须
- 苦参
- 止血扇菇
- 水朝阳草
- 甘薯
- 方儿茶
- 红花子
- 黄瓜子
- 壶卢子
- 繁缕
- 刺竹叶
- 西桦
- 屎咕咕
- 化气兰
- 横经席叶
- 碱黄鹌菜
- 铁苋
- 翠蓝草
- 自扣草
- 藏羚角
- 大腹皮
- 蜀葵苗
- 梧桐叶
- 土千年健叶
- 工布乌头
- 海茜
- 杏香兔耳风
- 小灰包
- 珠兰
- 水田碎米荠
- 灰贯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