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芽
《中华本草》:桑芽
拼音注音
Sānɡ Yá
别名
女儿红、青桑头、桑条、青桑、桑芽茶、鸡骨枫、苦津茶、银桑叶。
英文名
Mulberry bud
出处
出自《江苏植药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槭树科植物苦茶槭和苛条槭的嫩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cer ginnala Maxim.subsp. Theiferum (Fang)Fang [A.theiferum Fang]2.Acer ginnala Maxim.采收和储藏:3月采收嫩叶,置锅中,微火炒焙粉分钟,取出用手揉搓至均匀后,晒干。
原形态
1.苦茶槭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5-6m。树皮粗糙,灰色、稀深灰色或灰褐色;小枝细瘦,当年生枝绿色或紫绿色,多年生枝淡黄色或黄褐色,皮孔椭圆形或近于圆形,淡白色。单叶对生;叶柄长4-5cm,绿色或紫绿色,无毛;叶片薄纸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8cm,宽2.5-5cm,不分裂或不明显3-5裂,边缘有不规则的锐尖重锯齿,下面具白色疏柔毛。伞房花序长达3cm,有白色疏柔毛,花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萼片5,黄绿色;花瓣5,白色,较长于萼片;雄蕊8,花药黄色,着生于花盘内侧;子房有疏柔毛(在雄花中不发育);花柱先端2裂,柱头平展或反卷。果实黄绿色或黄褐色;小坚果脉纹显着,翅果长2.5-3.5cm,张开近于直立或成锐角。花期4-5月,果期5-9月。2.茶条槭 本种与亚种苦茶槭的区别点在于:叶片纸质,长圆状卵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6-10cm,宽4-6cm,基部圆形、截形或略近于心脏形,常较深的3-5裂;翅连同小坚果长2.5-3cm,宽8-10mm,中段较宽或两侧近于平行,张开近于直立或成锐角。花期5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低海拔的向阳山坡疏林中。2.生于海拔800m以下的丛林中。资源分布:1.分布于华东及河南、湖北、湖南等地。2.分布于华北、东北及陕西甘肃、河南等地。
形状
干燥的幼芽及嫩叶多卷曲皱缩或裂成碎片状,完整的较少,深绿色或黑绿色,表面具短毛。常掺有嫩核。刚萌发的叶芽,鳞片上密布银白色长柔毛。气香,味稍苦。
化学成分
叶含远志醇(polygalitol),茶条槭素(ginnalin)A,茶条槭素(ginnalin)B,茶条槭素(ginnalin)C,甲基肌醇(quebrachitol),槲皮甙(quercitrin),槭属鞣质(acertanin)A及其他茶条槭鞣质,如2-O-没食子酰基-6-O-三没食子酰基-1,5-脱水-D-葡萄糖醇(2-O-galloyl-6-O-trigalloyl-1,5-anhydro-D-glucitol),2,6-双-O-二没食子酰基-1,5-脱水-D-葡萄糖醇(2,6-bis-O-digalloyl-1,5-anhydro-D-glucitol),6-O-没食子酰基-2-O-三没食子酰基-1,5-脱水-D-葡萄糖醇(6-O-galloyl-2-O-trigalloyl-1,5-anhy-dro-D-glucitol),6-O-二没食子酰基-2-O-没食子酰基-1,5-脱水-D-葡萄糖醇(6--O-digalloyl-2-O-galloyl-1,5-anhydro-D-glucitol),2-O-没食子酰基-6-O-三没食子酰基-1,5-脱水-D-葡萄糖醇(2-O-gal-loyl-6-O-trigalloyl-1,5-anhydro-D-glucitol)。还含没食子酸(gallic acid),没食子酸乙酯(ethyl gallate),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β-谷甾醇 (β-sitosterol)。
性味
微苦;微甘;寒
归经
肝经
功能主治
清肝明目。主风热头痛;肝热止赤;视物昏花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开水冲泡化茶饮。
各家论述
《江苏植药志》:代茶饮,退热明目。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桑芽
拼音注音
Sānɡ Yá
别名
女儿红、青桑头(《江苏植药志》)。
出处
《江苏植药志》
来源
为槭树科植物茶条槭的幼芽及嫩叶。3月采收。置锅中,微火炒焙数分钟,使幼叶变软,取出用手揉搓至均匀后,晒干。
原形态
茶条槭,又名:茶条。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约5~6米。树皮灰色,粗糙。小枝细,绿色或紫绿色。单叶,纸质,卵形,长6~10厘米,宽4~6厘米,常羽状3~5裂,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具不整齐疏锯齿;叶脉及脉腋有柔毛。伞房花序顶生;花杂性;萼片5,边缘有长柔毛;花瓣5,白色;雄蕊8,着生于花盘内部;子房密生长柔毛,花柱无毛,柱头2裂。翅果长2.5~3厘米;小坚果嫩时有长柔毛;两翅直立,成锐角。花期5~6月。果熟期10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向阳地。分布黄河流域、长江下游及东北。产江苏。
形状
干燥的幼芽及嫩叶多卷曲皱缩或裂成碎片状,完整的较少,深绿色或黑绿色,表面具短毛。常掺有嫩枝。刚萌发的叶芽,鳞片上密布银白色长柔毛。气香,味稍苦。
化学成分
树皮、叶、果实含鞣质。
功能主治
《江苏植药志》:"代茶饮,退热明目。"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灰菜
- 松花粉
- 桑叶汁
- 节节草
- 亚香棒虫草
- 山橿根
- 太白针
- 银柴胡
- 红菠菜
- 桑蠹虫
- 鸭脚茶
- 大发散
- 南亚新木姜
- 水冬瓜花
- 狗泡草
- 大四块瓦
- 白花夏枯草
- 山牛蒡
- 黄金菊根
- 白骨走马
- 虫豆柴
- 天蓬草
- 大花细辛
- 白花映山红
- 红花绿绒蒿
- 杉皮
- 白花杆
- 大红青菜
- 银背藤
- 鬼针草
- 甘木通
- 分心木
- 大花活血丹
- 大苦草
- 大叶贯众
- 大果臭椿皮
- 大红毛叶
- 杉寄生
- 白牛尾七
- 大山豆
- 枪刀菜根
- 川鄂山茱萸
- 胡豆草
- 柴厚朴
- 抚松乌头
- 红花苗
- 红花酢浆草
- 红麸杨
- 凤尾搜山虎
- 头花猪屎豆
- 大叶金花草
- 南山藤
- 河豚
- 红豆
- 大树皮
- 柿霜
- 朝天子
- 山矾
- 大叶楠根
- 胡子七
- 枫香寄生
- 山木通根
- 大石韦
- 白栎
- 粉背蕨
- 榆树
- 扶桑根
- 巴戟天
- 山大颜
- 山核桃
- 凤尾铁角蕨
- 凤仙根
- 白钩藤
- 野芝麻根
- 山楂木
- 大砂仁
- 山百部
- 红花木莲
- 狗舌草根
- 多裂委陵菜
- 红鸡踢香根
- 白蜡树皮
- 羊耳朵叶
- 白丁香
- 地梅子
- 红杉
- 大叶钩藤
- 甘紫菜
- 福寿草
- 大叶钩藤根
- 红花龙胆
- 水牛角浓缩粉
- 山胡萝卜
- 白药子
- 大叶樟
- 草香附
- 猪屎豆
- 晕药
- 栗壳牛肝菌
- 羊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