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唐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秋唐松草
拼音注音
Qiū Tánɡ Sōnɡ Cǎo
别名
烟锅草、东亚唐松草
来源
毛茛科秋唐松草Thalictrum thunbergii DC.,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
东北、华北、西北、西南。
化学成分
根含白蓬草碱(thalicrine C[XB]36[/XB]H[XB]38[/XB]O[XB]6[/XB]N[XB]2[/XB])、高白蓬草碱(homothalicrine,C[XB]37[/XB]H[XB]40[/XB]O[XB]6[/XB]N[XB]2[/XB])、马尾黄连碱(thalicberine,C[XB]37[/XB]H[XB]40[/XB]O[XB]6[/XB]N[XB]2[/XB])、0-甲基马尾黄连碱、烟锅草碱(thalicthuberine,C[XB]20[/XB]H[XB]21[/XB]O[XB]4[/XB]N)。
性味
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除湿。主治牙痛,急性皮炎,湿疹。
用法用量
2~3钱,外用适量。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绒背蓟
- 十姊妹
- 斑鸠占
- 山黄麻
- 横经席叶
- 草蜘蛛
- 大血藤
- 云南小草蔻
- 云母
- 大透骨草
- 白杜鹃花
- 毡盖木耳
- 狗筋蔓
- 大叶醉鱼草
- 高山黄华
- 鱼鳔
- 罗望子叶黄檀
- 鮧鱼尾
- 假荔枝根
- 萍蓬草子
- 雷丸
- 白苣
- 茯神木
- 紫麻
- 山道年蒿
- 石上铁角蕨
- 绿豆粉
- 光叶水苏
- 光杆琼
- 小棕包
- 瓦楞子
- 浙皖粗筒苣苔
- 云南红豆蔻
- 马鬃蛇
- 石草鞋
- 臭牡丹根
- 冰糖
- 禹州漏芦
- 山狸子肉
- 海蝰
- 野兔毛
- 假酸浆花
- 猪胰
- 红根草
- 宽叶独行菜
- 润肺草
- 绿豆叶
- 八爪金龙
- 梨果仙人掌
- 文殊兰果
- 马蹬草
- 冲天果
- 狭绿叶线蕨
- 巴戟天
- 广州山柑
- 金慈姑
- 敦盛草
- 鹈鹕脂油
- 多花筋骨草
- 山豆根
- 刺蒺藜
- 锁阳
- 甘青铁线莲
- 浙贝母
- 菠菜
- 矮脚罗伞
- 牛舌草
- 鸡蛋花
- 旋蒴苣苔
- 白芷叶
- 黄毛耳草
- 蜈蚣藻
- 岭南铁角蕨
- 白背叶根
- 铜骨七
- 华东瓶蕨
- 山芹根
- 金果榄
- 球兰
- 女金芦
- 长白假水晶兰
- 梧桐
- 杜茎山
- 铺地蜈蚣
- 羊蹄甲
- 黄海葵
- 大独叶草
- 老鹤草
- 麻牛膝
- 芸香
- 鸭脚木叶
- 鼻涕果
- 肉爬皂
- 瓦草
- 毛花槭
- 裂叶秋海棠
- 莱菔叶
- 碱地马蔺
- 北风草
- 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