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果仙人掌
《中华本草》:梨果仙人掌
拼音注音
Lí Guǒ Xiān Rén Zhǎnɡ
别名
仙人掌、霸王树、火焰、神仙掌、印度无花果
来源
药材基源:为仙人掌科植物梨果仙人掌的根及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puntia ficus-indica(L.)Mill.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去皮、刺,鲜用,或烘干用。
原形态
灌木至乔木状。茎节长圆形至匙形,长20-60cm,厚而平坦,蓝粉色。野生植株茎节上的小窠具1-5枚白色或淡黄色开展的针刺,温室栽培的植株刺常退化,无刺或具白色刺毛状刺,倒刺毛早落。花黄色至橙黄色,直径7-10cm;花托倒卵形,基部圆形,具多数小窠;花瓣长圆形,先端具尖头。浆果倒卵状椭圆形,长5-9cm,先端凹入,有红、紫、黄或白色,因品种而异;可食。
生境分布
多为栽培。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区。
化学成分
叶状茎含墨斯卡灵(mescaline),酪胺(tyra-mine)和N-甲基酪胺(N-methyltyramine)。茎的浆液含半乳糖(D-galactose),木糖(D-xylose),阿拉伯糖(L-arabinose),鼠李糖(L-rhamnose)和半乳糖醛酸(D-galacturonic acid)。从茎提取的多糖(polysaccharide)经分离,一个中性部分由二个葡聚糖(glucans)和一个糖蛋白(glycoprotein)组成,含阿拉伯糖和半乳糖。所有四个酸性部分含不同比例的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鼠李糖,半乳糖和木糖。
药理作用
正常志愿者实验证明,本品浸膏10.1±0.3g虽不能使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但能明显降低正常志愿者因糖负荷引起的血糖升高(服糖74g)。但同属植物Opuntiastneptacantha在多种动物模型均表现明显降血糖作用。
性味
苦;性寒
归经
脾;肺经
功能主治
清肺止咳;凉血解毒。主肺热咳嗽;肺痨咯血;痢疾;痔血;乳痈;痄腮;痈疮肿毒;烫火伤;秃疮疥癣;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干品研末调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杉木根
- 蛇眼草
- 刺萼悬钩子
- 黄颔蛇骨
- 木蜡树叶
- 东野菰
- 南烛叶
- 蝶毛菌
- 大红菇
- 胆南星
- 光亮密网蕨
- 茶
- 长萼猪屎豆
- 石蔓藤
- 白背叶
- 草果
- 蝮蛇
- 榕须
- 大二郎箭
- 小三叶耳蕨
- 猪鬃刚
- 露兜竻蔃
- 矮脚龙胆
- 桐木
- 单鞭
- 峨三七
- 凤眼草
- 异被赤车
- 碱花
- 花点草
- 白紫草
- 红曲
- 岩豇豆
- 绿豆叶
- 波棱瓜子
- 火棘
- 鸭脚木叶
- 蔓胡颓子叶
- 冰草根
- 鸭脚罗伞
- 白车轴草
- 白辣蓼
- 橄榄
- 水茄冬果
- 七叶仔
- 刷把草根
- 斯里兰卡肉桂
- 金橘根
- 川素馨
- 牛奶浆
- 兰香草
- 半边山
- 竹叶吉祥草
- 红蒂蛇
- 岩豆根
- 白花灯笼
- 瑞连草
- 铺地罗伞
- 野薴麻
- 黄花远志
- 翼梗獐牙菜
- 实葫芦根
- 秋唐松草
- 虎头兰
- 还阳参
- 绒背蓟
- 十姊妹
- 斑鸠占
- 山黄麻
- 横经席叶
- 草蜘蛛
- 大血藤
- 云南小草蔻
- 云母
- 大透骨草
- 白杜鹃花
- 毡盖木耳
- 狗筋蔓
- 大叶醉鱼草
- 高山黄华
- 鱼鳔
- 罗望子叶黄檀
- 鮧鱼尾
- 假荔枝根
- 萍蓬草子
- 雷丸
- 白苣
- 茯神木
- 紫麻
- 山道年蒿
- 石上铁角蕨
- 绿豆粉
- 光叶水苏
- 光杆琼
- 小棕包
- 瓦楞子
- 浙皖粗筒苣苔
- 云南红豆蔻
- 马鬃蛇
- 石草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