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阳参
《中华本草》:还阳参
拼音注音
Hái Yánɡ Shēn
英文名
root of Longstem Hawksbeard
出处
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滇川还阳参、驴打滚儿草和长茎还阳参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repis riges cens Diels2.Crepis crocea (Lamk.) Babc. [C.turczani-nowii C. A. Mey.]3.Crepis elongata Babc. [Crepis tibetica Babc.]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全草,秋季采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1.滇川还阳参 多年生草本,高20-40cm。根圆柱形。茎直立,木质,不分枝或叉状分枝。叶无柄;茎基产叶小,鳞片状;中部叶条形,长6-10cm,宽3-4mm,全缘或有细齿,稍反卷,无毛或有短柔毛。头状花序小,均有12朵小花,排成疏圆锥花序,梗长0.5-3.5mm05-6-16总苞圆柱形至钟状,长8-9mm,宽2-2.5mm;外层总苞片6,条形或披针形,长为内层的1/2,内层总苞片8-12,披针形,近先端有密纤毛;舌状花橘黄色,长约12mm。瘦果纺锤形,近扁平,褐色,长3.5--4mm,有10-16条纵肋;冠毛淡黄白色,长约5mm。2.驴打滚儿草 多年生草本,高20-30cm。茎直立,不分枝或分枝。基生叶丛生,倒披针形,长4-8cm,宽0.8-2cm,急尖,边缘有波状齿,或倒齿状至羽状半裂,裂片全缘,基部渐狭成具短翅的叶柄,白色或苍白色带紫色;茎上部叶条形,渐尖,无柄;最上部叶小,苞叶状。头状花序较大,单生于枝端;总苞钟状,长11-14mm,宽4-9mm;外层总苞片8-13,长为内层总苞片的1/3-1/2,条状披针形,渐尖,有毛,内层总苞片披针形,先端钝,边缘膜质,有柔毛;舌状花黄色。瘦果纺锤形,长7-8mm。3.长茎还阳参 多年生草本,高30-50cm。根圆柱形。茎直立,深绿色,有纵槽纹,分枝多。叶互生,退化成极小的刺状叶,长0.5-1cm,先端锐尖。头状花序顶生,花黄色。瘦果黑褐色,先端有白色冠毛。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高山坡开旷的石隙中。2.和于山坡、山谷或路旁。3.生于山坡、田边、路旁草丛中。资源分布:1.分布于四川及云南。2.分布于东北、华北及西藏。3.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
地上部分含8β-羟基-11β,13-二氢中美菊素(8β-hydroxy-11β,13-dihydrozaluzanin)C,8β-羟基异珀菊内酯(8β-hydroxyisoamberboin)8-表去酰洋蓟苦素(8-epidesacyl-cynaropicrin)[1-3]。
性味
味苦;甘;性凉
功能主治
止咳平喘;健脾消食;下乳。主支气管炎;肺结核;小儿疳积;乳澎不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入膏、丸。外用:适量,熬膏涂敷。
注意
《滇南本草》:肺热者忌用。若误用之,令人咳血,或咳嗽带血,或鼻血,或烦躁不安。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治诸虚百损,五痨七伤,血气衰败,头晕耳鸣,心慌怔忡,妇人白带漏下,损伤督任二脉。2.《文山中草药》:健胃消食,补肾壮阳。治小儿消化及营养不良,胃痛,性神经衰弱。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还阳参
拼音注音
Hái Yánɡ Shēn
别名
天竺参、万丈深、竹叶青、独花蒲公英(《滇南本草》),铁刷把、有根无叶(《文山中草药》)。
出处
《滇南本草》
来源
为菊科植物长茎还阳参的根。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地下根圆形。茎直立,深绿色,有纵槽纹,分枝多。叶互生,退化成极小的刺状叶,长约0.5~1厘米,先端锐尖。头状花序顶生,花黄色。瘦果黑褐色,顶端有白色冠毛。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田边、路旁或荒地的草丛中。分布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
①《滇南本草》:"性温平,味甘。"
②《文山中草药》:"苦,温。"
功能主治
补肾阳,益气血,健脾胃。治性神经衰弱,妇人宫冷不孕,白带漏下,头晕耳鸣,心慌怔忡,小儿消化及营养不良。
①《滇南本草》:"治诸虚百损,五痨七伤,血气衰败,头晕耳鸣,心慌怔忡,妇人白带漏下,损伤督任二脉。"
②《文山中草药》:"健胃消食,补肾壮刚。治小儿消化及营养不良,胃痛,性神经衰弱。"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
注意
《滇南本草》:"肺热者忌用。若误用之,令人咳血,或咳嗽带血,或鼻血,或烦躁不安。"
复方
①治内伤冲任,下元虚冷,久不受胎:还阳参四两,乌骨鸡一只(去肠)。入参于鸡腹内,水煮熟,去皮、油,晒干;其骨,用新瓦焙黄色,并肉共为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早服二钱,白汤下。或为末亦服二钱。如即用参三、五钱,煨鸡、牛肉或猪肚亦可。(《滇南本草》)
②治产后腰痛:还阳参适量,煎水洗浴。(《文山中草药》)
③治虚痨:万丈深四两,草本威灵仙(小黑药)二两。炖子母鸡吃。(《云南中医验方》)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迷迭香
- 涩梨
- 山绿茶
- 黄花地锦苗
- 黄花蒿
- 木槿
- 黄茅
- 岩黄连
- 冻青叶
- 五色梅根
- 多花沿阶草
- 杏枝
- 肖菝葜
- 木天蓼子
- 地苏木
- 蓝花侧金盏
- 母猪菜
- 罗裙带根
- 洋白蜡树
- 向日葵壳
- 锦香草叶
- 獭皮毛
- 山香草
- 苋根
- 喉痧药
- 牙新渊
- 勒鱼
- 米仔兰
- 木棉
- 下山虎
- 楸木果
- 山刺梨
- 和筋草
- 沙棘豆
- 山杨柳
- 大芒萁
- 狭头橐吾
- 独一味
- 毛稔
- 辣子草
- 柿木皮
- 蛤蒌
- 樗叶
- 核桃青龙皮
- 红雀珊瑚
- 乌鱼刺
- 棉花杜仲
- 黎辣根
- 地锦
- 楤木
- 冬瓜子
- 灰树花
- 铁篱笆
- 树葫芦
- 鲤鱼胆
- 当归藤
- 地胆
- 龙眼肉
- 石南叶
- 水鬼蕉
- 大叶楠
- 黄麻子
- 荷叶金钱
- 石蜡红
- 红根草
- 鸡蛋花
- 白补药
- 云牛膝
- 松蘑
- 大麻漆
- 丁香树皮
- 柳杉叶
- 地黄连
- 细穗爵床
- 椿叶
- 木天蓼根
- 百部还魂
- 伏牛花
- 棉花藤
- 细轴荛花
- 黑花韭
- 小柿子
- 裂叶翼首花
- 红蓝地花
- 过江藤
- 蓝花子
- 石岩鸡
- 黄秋葵叶
- 都拉
- 荷叶蒂
- 凉三七
- 大皮消
- 岩胡椒
- 萱藻
- 凤尾茶
- 托盘
- 藤乌
- 番荔枝叶
- 小铜锤
- 夏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