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苏
《中华本草》:小红苏
拼音注音
Xiǎo Hónɡ Sū
别名
野木香叶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高原香薷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sholtzia feddei Levl.采收和储藏:8-10月采集地上部分,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高原香薷,草本植物,高3-20cm。茎基部分枝,小枝尤其是在下部的依伏或上升,被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2-8mm,被短柔毛;叶片卵形,长4-24mm,宽3-14mm,先端钝,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具圆齿,上面密被短柔毛,下面被短柔毛,叶脉 较长而密,具腺点。轮伞花序多花密集成假穗状化序,长1-1.5cm,生于茎和枝顶端,偏于一侧;苞片圆形,长宽约3mm,先端芒尖,外面被柔毛,边缘具缘毛,脉带紫色;花萼管状,长约5mm,外面被白色柔毛,萼齿5,披针状钻形,具缘毛,前2齿较长,先端刺芒状,花冠红紫色,长约8mm,外面被 柔毛及腺点,上唇直立先端正微缺,被北长缘毛,全缘,下唇3裂,中裂片圆形,全缘,侧裂片弧形;雄蕊4,前对较长,均伸出,花丝无毛;子房4裂,花柱细,伸出,柱头2浅裂。小坚果长圆形,长约1mm,淡黄色。花期9-11月,果期10-12月或翌看12月或翌年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2800m的山坡草地、人旷草地、空旷地、路旁、林下或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茎长3-20cm,自基部分枝,小枝被短柔毛;质脆。叶卷皱缩,展平呈卵形,长0.4-2.4cm宽0.3-1.4cm,上面暗绿色,密被短柔毛,下面淡绿色,被短柔毛,腺点稀疏或不明显。有时可风了穗状花序,长1-1.5cm,花冠红紫色。小坚果长圆形,长约0.1cm,浓褐色。揉搓后有特异清香。味凉、凉。
性味
味辛;性微温
功能主治
发表解暑;化湿杀虫。主暑天感冒;发热头痛;无汗身重;腹痛吐泻水肿;疮疮;阴道滴虫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戎盐
- 野丹参
- 雷丸
- 川党参
- 人参芦
- 岩豇豆
- 榕树叶
- 尖连蕊茶根
- 刺人参
- 凤眼草
- 小果野葡萄
- 小白薇
- 软丝藻
- 瓜馥木
- 草木灰
- 榕树胶汁
- 抽筋草
- 山梅花
- 使君子
- 小发散
- 王不留行
- 单鞭
- 七叶仔
- 角翅卫矛果
- 十姊妹
- 柳白皮
- 斑楮头红
- 蜻蜓
- 蝙蝠葛
- 水甘草
- 中华石楠
- 绒背蓟
- 斑鸠占
- 绵毛马兜铃
- 山黄麻
- 大叶醉鱼草
- 碱花
- 云南小草蔻
- 蔓胡颓子叶
- 软水黄连
- 七叶薯
- 瑞连草
- 金橘根
- 波棱瓜子
- 绿豆叶
- 丹参
- 火棘
- 刷把草根
- 镰叶马蔺根
- 牛奶浆
- 荛花根
- 异被赤车
- 排骨灵
- 虎头兰
- 白车轴草
- 狭萼半边莲
- 瑞香
- 山狸子肉
- 腊梅
- 肉珊瑚
- 旋花苗
- 鄂西天胡荽
- 大血藤
- 蛇胆
- 实葫芦根
- 十大功劳
- 万年柏
- 五指茄
- 鸭头
- 狭叶山胡椒
- 蕤核
- 还阳参
- 雁肪
- 骆驼脂
- 翼梗獐牙菜
- 冰草根
- 岩藿香
- 铺地罗伞
- 南天竹
- 狗狗秧
- 揉白叶
- 绒仙人球
- 网脉橐吾
- 荛花
- 云母
- 钩栗
- 鳖肉
- 三叶委陵菜
- 香蕉弄蝶
- 肉苁蓉
- 蝙蝠
- 回回蒜
- 岩筋菜
- 臂形草
- 一点血
- 续随子茎中白汁
- 峨嵋耳蕨
- 草蜘蛛
- 肉半边莲
- 蕤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