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弄蝶
《中华本草》:香蕉弄蝶
拼音注音
Xiānɡ Jiāo Nònɡ Dié
别名
芭蕉卷叶蛾、蕉包虫
英文名
Skipper of plantains
出处
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弄蝶科动物香蕉弄蝶的幼虫或成虫。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ionota thorax (Linnaeus).采收和储藏:夏季捕捉,捕后置瓦片上焙干,研末。
原形态
香蕉弄蝶,成虫体长30-35mm,展翅展75-85mm。全体褐色或茶褐色,胸部全为长毛所盖。复眼大,半球形。触角长。前翅黑褐色。老熟幼虫体长50-64mm,体外被有白色蜡粉,头黑色,略呈三角形,胸部各节具横皱5条或6条。胸足3对,腹足4对,尾足1对。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成虫产卵于香蕉、芭蕉叶上,以老熟幼虫在卷叶中越冬,翌年春季化蛹。成虫6月、7月出现。资源分布:分布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南部、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
苦;寒
归经
肝;胆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聤耳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吹耳。
各家论述
《中国药用动物志》: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能。治化脓性中耳炎。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金花树
- 白矾
- 香花刺
- 香雪兰
- 小过江龙
- 响叶杨
- 狭叶海金沙
- 小黄连刺
- 悬钩子
- 小花花椒
- 小蓑衣藤
- 血经草
- 心叶荚蒾根
- 悬钩茎
- 小鱼眼草
- 熊骨
- 腺毛金星蕨
- 蠵龟血
- 细叶香桂
- 小苦参
- 小茜草
- 小金狗
- 苒苒草
- 小米口袋
- 小红袍
- 小绿芨
- 狭叶香茶菜
- 血盘草
- 西藏角蒿
- 小米柴
- 新疆延胡索
- 消石
- 小红参
- 细果角茴香
- 续随子叶
- 小齿锥花
- 虾壳钱
- 秀丽槭
- 绣球防风
- 缬草
- 象牙草
- 星宿菜
- 焮麻
- 小火草
- 小红人
- 小通草叶
- 小灵丹
- 小草寇
- 西瓜皮
- 小肺筋草
- 细芦子藤
- 下冈哇
- 咸虾花
- 血满草
- 斜叶榕
- 杏仁防风
- 熊筋
- 小一口血
- 心叶风毛菊
- 细梗胡枝子
- 星星草
- 小紫含笑
- 小红花
- 血藤
- 西南石梓
- 小石韦
- 小花鸢尾
- 仙人杖
- 小鱼仙草
- 星状风毛菊
- 血参
- 小黄泡
- 细辛
- 小蒜
- 虾子花叶
- 小筋骨藤
- 小金发藓
- 西南菝葜
- 邪蒿
- 细叶七星剑
- 狭叶荨麻
- 小箭草
- 细叶黄杨
- 细木通
- 豨莶
- 小红苏
- 血余
- 寻骨风
- 细叶藁本
- 西南卫矛
- 狭叶瓦韦
- 豨莶根
- 血党
- 小青藤香
- 狭叶垂头菊
- 血余炭
- 杏叶防风
- 狭叶露珠草
- 向日葵花托
- 小羊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