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角蒿
《中华本草》:西藏角蒿
拼音注音
Xī Zànɡ Jiǎo Hāo
别名
角蒿
来源
药材基源:为紫葳科植物藏波罗花的根及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caruillea younghusbandii Sprague.采收和储藏:7-9月挖根,洗净,切片晒干。8-9月采收成熟种子,晒干。
原形态
藏波罗花 矮小宿根草本,高10-20cm。根肉质,粗壮,粉6-11mm。叶基生,平铺于地上,为一回羽状复叶;叶轴长3-4cm;顶端小叶卵圆形至圆形,长及宽为3-5(-7)cm,先端圆或钝,基部心形,侧生小叶2-5对,近无柄,卵状椭圆形,长1-2cm,宽约1cm,粗糙,具泡状隆起,有钝齿。花单生或3-6朵生于叶腋中抽出缩短的总梗上;花梗长6-9mm;花萼钟状,无毛,长8-12mm,口部直径约4mm,萼齿5,不等大;花冠细长,漏斗状,长4-5(-7)cm,中部直径8mm,花冠筒橘黄色;雄蕊4,二强;子房棒状,2室,柱头扇形,2片开裂。蒴果近于木质,弯曲或新月形,长3-4.5cm,具4棱,先端锐尖,淡褐色,2瓣开裂。种子2列,椭圆形,长约5mm,宽约2.5mm,下凸起,上面凹入,近黑色,具不明显细齿状周围及鳞片。花期5-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高出沙质草甸及山坡砾石垫状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青海、西藏。
性味
味甘;淡;性温
功能主治
益气养血。主久病虚弱;产后乳少;头晕;贫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西藏角蒿
来源
紫葳科角蒿属植物西藏角蒿Incarvillea younghustandii Sprague,以根及种子入药。7~9月挖取根部,洗净切片,晒干;8~9月采收成熟种子,晒干。
性味
甘、淡,温。
功能主治
补养气血。用于久病体虚,头晕,贫血,产后乳少。
用法用量
1~3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大麦
- 老虎须
- 紫藤
- 鼺鼠
- 云南小阴地蕨
- 石蟹
- 菜豆树
- 云母
- 牛含水
- 紫萝兰
- 紫参
- 云豹骨
- 沙地柏
- 野马追
- 庐山楼梯草
- 云锦杜鹃
- 紫苏
- 一点血
- 竹芋
- 紫啸鸫
- 鹅掌上黄皮
- 益母草
- 波棱瓜子
- 雪参
- 痄腮树
- 阳桃叶
- 畲山羊奶子
- 小柳拐
- 云南柴桂
- 小叶杜鹃
- 紫八宝
- 云南蕊木
- 小构树叶
- 知母
- 老鼠刺
- 桑霜
- 珠果黄紫堇
- 野苎麻
- 皱巴坚螺
- 花血藤
- 红毛五加皮
- 竹凌霄
- 毛蕊花
- 黄麻灰
- 毛大丁草
- 云南五味子根
- 干檀香
- 掌叶榕
- 老鸦胆叶
- 化香树
- 鹿寿草
- 水毛花
- 回心草
- 香椿
- 云南小膜盖蕨
- 山丹
- 天泡子
- 菱叶山蚂蝗
- 甜叶菊
- 阔叶十大功劳
- 小丁香
- 小叶地不容
- 银杏叶
- 湖北麦冬
- 华山矾果
- 一枝蒿
- 松根
- 云南鸡矢藤
- 白千层
- 血当归
- 旋复花根
- 大花剪秋罗
- 梓木
- 紫芝
- 云南仙人掌
- 白线薯
- 峨眉香科
- 一把香
- 黄毛山牵牛
- 野茄树
- 美人蕉根
- 山峰西番莲
- 西藏桃叶珊瑚根
- 川桂
- 挖耳草根
- 鱼肠草
- 泡囊草根
- 白千层皮
- 构菌
- 羊蹄实
- 甲香
- 蕺叶秋海棠
- 手掌参
- 琼枝
- 山稗子
- 六月青
- 白云瓜皮
- 刺黄柏
- 毛大丁草根
- 栝楼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