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连刺
《中华本草》:小黄连刺
拼音注音
Xiǎo Huánɡ Lián Cì
别名
刺黄芩、老鼠刺、黄檗刺、小黄檗刺、猫儿刺、三颗针
英文名
root of Soulie Barberry
出处
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锥花小檗的根及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aggregata Schneid.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收根和茎枝,刮去粗皮,切片,晒干。
原形态
锥花小檗,半常绿或落叶灌木,高可达3m。枝条棱显着,幼枝微有柔毛,老枝无毛棕黄色,具多数黑色疣点,刺三分叉,长8-20mm,细瘦。叶几无柄,近革质,4-15个簇生;叶片倒卵状长圆形至倒卵形,长8-25mm,宽4-11mm,先端圆形,有短尖,基部渐狭,叶中部以上边缘具3-8个疏生刺状锯齿,齿距2-3mm,上面暗黄绿色,下面灰色,有白偻,两面网脉显着。花多数,密生成无梗的短圆锥花序,花序直立,长1-2.5cm,有花10-30朵,花浅黄色,直径约6mm;萼片长约3.5mm;花瓣倒卵形,内轮花瓣先端微凹,基部有短爪;子房有胚珠2。浆果椭圆形或球形,长6-7mm,成熟时灰红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m的山谷灌丛中或山坡林缘。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
含小檗碱(berberine)等生物碱。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泻痢;火眼肿痛;热淋,带下;痈肿疮毒;湿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9汤,6-15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新疆芍药
- 黄草花
- 山黄麻根
- 狗爪樟
- 小叶枇杷
- 蝴蝶果
- 心叶荚蒾根
- 黄皮
- 黄茶根
- 广西九里香
- 水蛭
- 挂金灯
- 百合
- 白皮
- 黄山梅
- 大管
- 白芍
- 金鱼草
- 白英
- 白皮柯
- 南苜蓿
- 白栎蔀
- 白绿叶
- 白背小报春
- 金鸡尾巴草根
- 白花映山红
- 鸢尾
- 瘤毛獐牙菜
- 荷梗
- 青蒿囊虫
- 牡荆子
- 竹节香附
- 女金芦
- 冬葵子
- 小黄泡
- 黄泡果
- 灯心草根
- 刮筋板
- 小叶鼠李
- 黑鸫
- 幌伞枫
- 叉分蓼
- 茄叶一枝蒿
- 黄稔根
- 乌鸡骟
- 还亮草
- 巴豆霜
- 卫矛
- 东北鼢鼠
- 百脉根
- 黄杨木
- 狗脊贯众
- 水苦荬果实
- 两广瘤足蕨
- 亮叶桦皮
- 豨莶
- 扁豆根
- 南蛇藤
- 白绒草
- 南瓜瓤
- 白螺蛳壳
- 牛喉咙
- 柠檬叶
- 布狗尾
- 南方红豆杉
- 秦岭冷杉
- 两栖蓼
- 心叶党参
- 金银花露
- 鸡公柴
- 番杏
- 黑鹅脚板
- 竹叶
- 毛黄堇
- 沙棘
- 长春七
- 娑罗子
- 刺山茶果
- 小花清风藤
- 两面刺
- 川楝子
- 素兴花
- 光明盐
- 女儿红叶
- 娘娘菜
- 大羽铁角蕨
- 柠檬桉叶
- 奶浆柴胡
- 南亚新木姜
- 南方露珠草
- 白鹤灵芝
- 牛嗓管树
- 南板蓝根
- 南粤马兜铃
- 南天竹梗
- 拟进里香
- 南方荚蒾
- 柠檬桉果
- 拟囊果芹
- 南蛇竻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