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胆草
《中华本草》:鱼胆草
拼音注音
Yú Dǎn Cǎo
别名
金盆、青鱼胆草、水灵芝、水黄连
出处
出自《分类草药性》。
来源
药材基源:为龙胆科川东獐牙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ertia davidi Franc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5-50cm。根明显黄色,茎四棱形,基部多分枝。单叶对生;基生叶及下部叶具柄,上部叶近于无柄;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至线状椭圆形,长1-4cm,宽1-3mm,先端尖或稍钝,边缘略反卷,两面均为绿色。圆锥状复伞形花序,长达36cm,稀为聚伞花序,花梗纤细,长1.5-4.5cm;花萼裂片4,线状披针形;花蓝色或淡紫色,直径1.5cm,具蓝紫色脉纹;花瓣4裂,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花瓣内侧基部有2个腺体,腺体沟状,具长毛状流苏;雄蕊4,着生于花冠基部;子房狭椭圆形,无柄,花柱短,不明显,柱头2裂。蒴果椭圆形。花、果期9-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00-1200m的混交林下、河边、潮湿地。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全草多分枝,尤以基部为多。光滑无毛。茎纤细略呈四棱形。单叶对生,近无柄;多皱缩。完整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4cm,宽1-3mm,先端尖,全缘,略反卷。有时可见残留花序或花。气微,味苦。
化学成分
全草含秦艽碱甲(gentianine)[1],熊果酸(ur-solic acid)和1,5,8-三羟基-3-甲氧基呫吨酮即邹菊叶龙胆酮(1,5,8-trihydroxy-3-methoxyxanthone,billidifolium)[2]。
性味
苦;性凉
归经
肺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主湿热黄疸;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牙痛;痢疾;尿路感染;化脓性骨髓炎;结膜炎;附件炎;盆腔炎;带状疱疹;疥癣疮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研末冲服。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1.《分类草药性》:治火淋。敷疮。2.《四川常用中草药》:清肺热,杀虫。治黄疸,喉头红肿,恶疮疥癣。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鱼胆草
拼音注音
Yú Dǎn Cǎo
别名
青鱼胆草、水灵芝[四川]
来源
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鱼胆草Swertia davidi Franch.的全草。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
性味
苦,凉。
功能主治
清肺热,杀虫。用于湿热黄疸,喉头红肿,恶疮疥癣。
用法用量
0.5~2钱,水煎服;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
备注
(1)同属植物[b]贵州獐牙菜[/b]Swertia kouitchensis Franch.别称四棱草。四川亦称青鱼胆草。全草治小儿高烧,口苦潮热,湿热黄疸,咽喉肿痛及蛇咬伤等。用量3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鱼胆草
拼音注音
Yú Dǎn Cǎo
别名
金盆(《分类草药性》),青鱼胆草、水灵芝(《四川常用中草药》)。
出处
《分类草药性》
来源
为龙胆科植物鱼胆草的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全体光滑。根黄色或黄褐色,略分歧,须根较少。茎基部多分枝,较纤细,不明显的四方形,具四纵棱。单叶对生,近于无柄;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4厘米,宽1~3毫米,先端尖或稍钝,边缘略反卷,两面均绿色。聚伞状圆锥花序,花梗纤细,长1.5~4.5厘米;萼片4,线状披针形;花瓣4,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天蓝色或淡紫色,内侧基部有2个腺体,腺体周围有长毛;雄蕊4。蒴果椭圆形。种子多数。
生境分布
生于丘陵地区的沟边较湿润处。分布四川、湖北等地。
性味
《四川常用中草药》:"性凉,味苦。"
功能主治
①《分类草药性》:"治火淋。敷疮。"
②《四川常用中草药》:"清肺热,杀虫。治黄疸,喉头红肿,恶疮疥癣。"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2钱。外用:捣敷。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土沉香
- 土百部
- 大蝎子草
- 野京豆
- 飞天蠄蟧
- 箭杆杨
- 栀子花
- 苹婆
- 黄麻
- 马缨杜鹃
- 过岗龙
- 八角莲
- 竹节草
- 红瑞木
- 九龙盘
- 黄藤叶
- 白石榴根
- 西藏凤仙花
- 佛杜树
- 吉祥草
- 海金沙
- 石豇豆
- 漆树根
- 鳕鱼骨
- 白椴
- 通天草
- 小叶榕
- 甘菊
- 小口小金发藓
- 诃子核
- 蒙古马兰
- 野棕
- 敦盛草
- 鮧鱼
- 楼梯草
- 三七
- 山梅花根皮
- 黑种草
- 龙须眼子菜
- 戴星草
- 甘遂
- 红皮云杉
- 黄山五叶参
- 双肾草
- 滇瑞香
- 苦楝花
- 功劳叶
- 武靴藤
- 地涩涩
- 接骨丹
- 野烟叶
- 蓝花棘豆
- 衣鱼
- 地浆
- 小叶黑面叶
- 复羽叶栾树
- 昆明堇菜
- 木蜡树根
- 鸢胆
- 毛冬瓜叶
- 玫瑰茄
- 荆芥
- 芦竹笋
- 地筋
- 胆南星
- 沙叶铁线莲
- 四季素馨花
- 红石耳
- 石蛇
- 大过山龙
- 木莲
- 何首乌
- 竹蠹虫蛀末
- 赤车使者根
- 八哥
- 芡实
- 象皮
- 粘山药
- 石笔海胆
- 杏仁
- 桃枝
- 蒲圻贝母
- 榛子花
- 小米柴
- 鳗鲡鱼骨
- 秋海棠茎叶
- 玉簪花
- 野苦荬菜
- 滇肉棒
- 杜仲
- 山合香
- 花椒
- 鳍蓟
- 苏木蓝
- 小无心菜
- 枇杷花
- 土贝母
- 五齿剑
- 芍药花
- 海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