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萝花
《中华本草》:山萝花
拼音注音
Shān Luó Huā
别名
球锈草
英文名
root of Rose Cowwheat
出处
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山罗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ampyrum roseum Maxim[M.henryanum(Beauv.)Soc]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鲜用或晾干。
原形态
山萝花,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5-80cm。全株疏被鳞片状短毛。茎多分枝,四棱形,有时茎上有两列多细胞柔毛。叶对生;叶柄长约5mm;叶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圆钝或楔形,长2-8cm,宽0.8-3cm。总状花序顶生;苞片绿色,仅基部具尖齿至整个边缘具刺毛状长齿,先端急尖至长渐尖;花萼钟状,长约4mm,常被糙毛,萼齿三角形至钻状三角形,具短睫毛;花冠红色或紫红色,长1.2-2cm,筒部长为檐部的2倍,上唇风帽状,2齿裂,裂片翻卷,边缘密生须毛,下唇3齿裂;药室长而尾尖。蒴果卵状渐法,长8-10mm,直或先端稍向前偏,被鳞片状毛。种子黑色,2-4颗,长约3mm。花期夏、秋季。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疏林、灌丛和高草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东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化学成分
全草含玉叶金花甙酸甲酯(mussaenoside)。
性味
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
精热解毒。主痈疮 肿毒;肺痈;肠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全草15-30g;或根适量,泡茶。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全草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用于痈肿疮毒。根:泡茶,有清凉的功效。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萝花
来源
玄参科山萝花Melampyrum roseum Maxim.,以全草、根入药。
生境分布
浙江、江苏、云南及甘肃以东南北各地。
功能主治
全草:清热解毒。主治痈肿疮毒。用量0.5~1两。
根:泡茶,有清凉之效。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夏天无
- 西南菝葜
- 丝棉木
- 滇南鸟足兰
- 杏树根
- 女金芦
- 香附
- 紫阳花
- 小龙胆草
- 杜衡
- 香椿子
- 滇瓦花
- 雪乌
- 水边指甲花
- 细穗爵床
- 小通草
- 白桂
- 羊角桃
- 柳杉
- 红葱
- 小灵丹
- 灯心草根
- 金丝杜仲
- 小酒饼花
- 刺南蛇藤
- 狭叶蓬莱葛
- 风箱树花
- 铜锤玉带草
- 雪猪油
- 黄泡子
- 八楞麻
- 光素馨
- 牛扁
- 孝扇草根
- 雪里开
- 见血住
- 相思子根
- 接骨草
- 独蕨萁
- 小石松
- 毒蛆草
- 兔肝
- 心叶荆芥
- 滇高良姜
- 峨山草乌
- 鲎尾
- 伽果
- 蕗蕨
- 宽卵叶山蚂蝗
- 雪莲花
- 大叶千里光
- 香圆子
- 理石
- 小黄皮
- 滇苦菜
- 树萝卜
- 水冬瓜叶
- 阳桃
- 大头茶
- 四角蒲桃
- 海龙
- 细竹蒿草
- 勒马回
- 野猪蹄
- 多穗石柯果
- 风车藤
- 胡萝卜子
- 骨把
- 秤杆草
- 金刚一棵蒿
- 小黄树
- 小朴松实
- 滇西风毛菊
- 茳芒决明
- 树头菜
- 小草寇
- 异型莎草
- 榕树
- 黄瓜皮
- 香茹
- 小花老鼠簕果
- 蜈蚣
- 白杨树
- 无名子
- 黄脚鸡
- 高寒露珠草
- 银边吊兰
- 孔雀尾
- 雀头血
- 四孢蘑菇
- 金樱根
- 灵砂
- 山樱桃
- 点腺过路黄
- 绣线菊
- 角螺
- 细柱五加
- 猫儿屎果
- 肖菝葜
- 细香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