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花种子
《中华本草》:月光花种子
拼音注音
Yuè Guānɡ Huā Zhǒnɡ Zi
来源
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月光花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lonwtionaculeatum(L.)House采收和储藏:秋、冬季种子成熟时采收,除去果壳,晒干。
原形态
月光花 一年生缠绕草本,长可达10m。全株有乳汁。茎绿色,圆柱形,近平滑或多少具软刺。单叶互生;叶柄长5-12cm;叶片卵形,长10-20cm,宽5-15cm,先端长锐尖或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或稍有角或分裂。花大,夜间开放,1至多朵排列成总状,有时花序轴呈之字弯曲;花两性,萼片5,卵形,绿色,有长芒;花冠白色,瓣中带淡绿色,冠檐浅5圆裂,扩展,直径7-12cm;雄蕊和花柱伸出花冠外;雄蕊5,花丝圆柱形,着生于花冠管上,花药基部箭形,淡黄色;花盘环状,肉质;子房长圆锥状,花柱圆柱形,柱头大,2球状。蒴果卵形,长约3cm,具锐尖头,基部为增大的萼片所包围。种子无毛,长约1cm,宽7-8mm,黄白色、褐色或黑色。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多为栽培,也有野生。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江苏、浙江、江西、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种子扁卵圆形,长8-10mm,宽5-7mm。表面淡棕黄色,光滑。余与天茄子相似。
化学成分
月光花末成熟种子含有赤霉素(gibberelline)A8、A17、A19、A27、A29、A30、A31、A33、A34还含贝壳杉酸(kaura-noic acid)及6-羟基贝壳杉酸(6-hydroxykauranoic acid)。
性味
苦;辛;平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主跌打肿痛;骨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花姬蛙
- 刺苞南蛇藤果
- 黄栎
- 虎耳兰
- 虎杖
- 虎耳草
- 花榈木
- 虎皮草
- 枸橘叶
- 蛤仔壳
- 花椒
- 木兰皮
- 葫芦茶
- 枸杞叶
- 蛤叶薯
- 碎骨子
- 枸骨叶
- 枸橘核
- 干蟾
- 刺梨花
- 刺葡萄
- 刺五加
- 刺萆薢
- 黄柏
- 岗梅
- 枸杞子
- 刺梨根
- 侧柏叶
- 桂丁
- 黄栌
- 吴茱萸
- 花苜蓿
- 枸橘刺
- 构皮麻
- 参条
- 花叶子
- 刺猬皮
- 枸骨子
- 黄土
- 海莲果
- 虎皮楠
- 胡麻草
- 拐芹
- 鹤草芽
- 辉葱
- 刺老鸦
- 广州山柑
- 广东升麻
- 梗花雀梅藤
- 刺苞南蛇藤叶
- 广西过路黄
- 虎尾草
- 茴香
- 花斑叶
- 水将军
- 木兰花
- 黄根
- 墓头回
- 密花树
- 蒿枝七
- 虎头兰
- 蝴蝶树
- 桂木根
- 枸骨根
- 刺莓果
- 桂花露
- 虎尾轮
- 橄榄核
- 密花草
- 广枣
- 蝴蝶花
- 刺盖草
- 明胶
- 狗乳汁
- 虎骨胶
- 葫芦藓
- 豪猪肚
- 乌棒子
- 刺玫花
- 狗哇花
- 桂花子
- 刺子莞
- 蝴蝶果
- 刺三甲
- 埋博树
- 桂木干
- 狗头骨
- 虎尾兰
- 明萼草
- 黄槿
- 干姜
- 藿香
- 虎石头
- 橄榄露
- 荷苞花
- 叉枝藻
- 干蕨鸡
- 催乳藤
- 密蒙花
- 花椒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