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木姜子
《中华本草》:新木姜子
拼音注音
Xīn Mù Jiānɡ Zǐ
来源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金毛新木姜子或浙江新木姜子的根或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Neolitsea aurata(Hayata)Koidz.[Litsea aurata Hayata]2.Neolitsea aurata(Hayata)Koidz.var.chekiangensis(Nakai)Yang et P.H.Huang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
1.金毛新木姜子乔木,高达14m。幼枝黄褐色或红褐色,有锈色短柔毛;顶芽圆锥形,鳞片外面被丝状短柔毛,边缘有锈色睫毛。叶互生或聚生于枝顶呈轮生状;叶柄长7-15mm,被锈色短柔毛;叶片长圆形、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8-14cm,宽2.5-4cm,先端镰刀状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全缘,革质,下面密被金黄色绢毛,稀具棕红色绢状毛。伞形花序3-5簇生于枝顶或节间;花单性,雌雄异株;花破裂片4,椭圆形,长约3mm;能育雄蕊6,排成3轮,花丝基部有柔毛,第3轮基部腺体有柄,花药4室;雌花具雌蕊1枚,无毛,花柱明显,柱头盾状。果椭圆形,直径约8mm;果托浅盘状,直径3-4mm;果梗长5-7mm,先端略增粗,有稀疏柔毛。花期2-3月,果熟期9-10月。2.浙江新木姜子与原变种不同在于:叶片披针形或阔披针形,较狭窄,宽0.9-2.4cm,下面薄被棕黄色丝状毛,毛易脱落,近于无毛,具白粉。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金毛新木姜子生于山坡林缘或杂木林中。2.浙江新木姜子生于山地杂林中。资源分布:1.金毛新木姜子分布于江苏、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2.浙江新木姜子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及福建等地。
化学成分
金毛新木姜子树皮中含有木姜子碱(laurolitsine),木姜子辛(litsericine),N-甲基本姜子辛(N-methyllitsericine),右旋番荔枝碱(anonaine)和左旋斑点亚洲罂粟碱(roemerine)。
性味
辛;温
归经
肝;脾经
功能主治
行气止痛;利水消肿。主脘腹胀痛;水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根9-30g,树皮9-12g;或研末冲服。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东北红豆杉
- 驴断肠
- 大麻漆
- 黄屈花
- 连翘根
- 红根草
- 黑大豆皮
- 水接骨丹
- 水朝阳花
- 川层草
- 斑叶兰
- 畲山羊奶子
- 乌鱼刺
- 五色梅根
- 新疆藜芦
- 清香桂
- 前胡
- 黄瘤孢
- 黄藤叶
- 石榴叶
- 五叶薯
- 当归藤
- 黄瓜霜
- 山萝花
- 六曲
- 缬草
- 篱栏子
- 美丽桐
- 五倍子
- 石南
- 滚龙草
- 榧子
- 小金樱
- 黄羊油
- 竹节草
- 小地扭
- 铅灰
- 红活麻
- 乌蛇膏
- 待宵草
- 关白附子
- 红楠
- 血当归
- 莿(木冬)
- 黄杨木叶
- 丁香树皮
- 荷叶金钱
- 制何首乌
- 小豆柴
- 红小麻
- 黄荆沥
- 黄缅桂果
- 红叶甘橿
- 黄花獐牙菜
- 挂兰
- 鹤草芽
- 光叶水苏
- 罗伞树
- 水线草
- 红土子皮
- 狗乳汁
- 根辣
- 西藏凹乳芹根
- 黑蒴
- 广东升麻
- 黄牛茶
- 石龙芮子
- 毛叶三条筋
- 淡竹壳
- 糙苏
- 对叉疔药
- 小白棉
- 禾叶毛兰
- 黄皮叶
- 小雪人参
- 滑叶木通
- 豨莶果
- 了哥王
- 独脚柑
- 厚叶旋蒴苣苔
- 大靛根
- 水将军
- 狸骨
- 干旱毛蕨
- 对对参
- 水苦荬根
- 带鱼
- 沙参
- 黄花紫丹参
- 黄芪
- 黄心果
- 毛风藤
- 滚山虫
- 光慈姑
- 声色草
- 凤尾贯众
- 四楞通
- 绿百合
- 观音苋根
- 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