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爪子
《中华本草》:猫爪子
拼音注音
Māo Zhuǎ Zi
别名
歧序唐松草、坚唐松草
英文名
Herb of Nodding Meadowrue
出处
出自《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展枝唐松草的根及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alictrum squarrosum Steph.ex Willd.[T.trigynum Fisch.ex DC.]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泥土,晒干。
原形态
展枝唐松草,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根状茎细长,节处长须根。茎直立,通常自中部近二歧状分枝。叶互生;叶柄长1-4cm;基生叶在开花时枯萎;茎下部及中部叶为二至三回三出羽状复叶;有短柄;叶片长8-18cm;小叶坚纸质或薄革质,楔状倒卵形、宽倒卵形、长圆形或圆卵形,长0.8-3.5cm,宽0.6-2.6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圆形,3浅裂,裂片全缘或有2-3齿,上面脉常稍下陷,下面有白偻,脉平或稍降起,网脉明显。圆锥花序,近二歧状分枝;花两性,花梗细,长1.5-3cm,在结果时稍增长;萼片4,花瓣状,狭卵形,长约3mm,宽约0.8mm,淡黄绿色,或绿白色,早落;花瓣无;雄蕊5-14,长3-5mm,花丝丝状,花药长圆形,长约2.2mm,有短尖头;心皮1-5,无柄,柱头有宽翅,呈箭头形瘦果狭卵球形,稍斜,长4-5.2mm,有8条纵肋。柱头长约1.6mm,微弯。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平原草地、田边或干燥草坡。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
形状
性状鉴别,根茎横生,结节状。细根数十条密生于根茎下,长10-15cm,直径0.5-1mm;表面浅棕色,外皮常脱落,脱落处黄色;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气微,味苦。茎叶黄绿色,光滑无毛纤细,多碎断;叶柄基部加宽,呈膜质鞘状;叶片近革质,卵形或广倒卵形,顶端具3个钝牙齿或全缘。[br]显微鉴别,根横切面:类圆形。表皮常脱落,残存者外侧为1列类方形表皮细胞,常破碎或压扁;外皮层细胞1列,方形;皮层薄壁细胞类圆形,壁棕色,近外皮层处有纤维和纤维状石细胞群,形成断续的环带;内皮层明显,细胞切向延长,母细胞分成3-4个子细胞,凯氏带明明。中柱鞘细胞2-3列,壁增厚,非木化。韧皮部有石细胞及纤维散在。初生木质部三或四原型,束间有大型纤维束。
化学成分
地上部分含胡萝卜甙(daucosterol)及多种甙类,已分离出展枝唐松草甙(squarroside)A1、A2、B1、B2,甙类酶解得到展枝唐松草甙元(squarrogenin)1、2,以及展枝唐松草酸(squarrofuric acid)。根含厚果唐松草次碱(thalidasine)。
性味
味苦;性寒;有毒
鉴别
理化鉴别,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0.5g,置三角烧瓶中加氨水适量湿润,加苯10ml,密塞,振摇,放置24小时,取上清液5ml,浓缩至干,加无水乙醇1ml,作为样品液。取唐松草亲朋碱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约含1mg的溶液。取样品液、对照液各5μl,分别占于同一硅胶GF254板上,以苯-丙酮-氨水(15:5: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灯(254nm)下栓识,供试品色谱在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暗斑;喷以改良碘化铋钾试流,暗斑变成检红色斑点。
归经
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制酸。主急性结膜炎;传染性肝炎;痢疾;胃病吐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
复方
①治夏季头痛头晕: 展枝唐松草适量,煮水服。②治吐酸水,烧心: 展枝唐松草适量,生吃。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云南铁扁担
- 羊乳
- 牛脂
- 寒莓叶
- 牛耳枫枝叶
- 红川乌
- 肥皂核
- 胡杨
- 峨山草乌
- 三条筋
- 猫胡子花
- 芦花
- 阳桃
- 矮叶书带蕨
- 聚头蓟
- 醍醐
- 猩猩木
- 芒果核
- 蚂蚁花根
- 毛罗勒
- 猕猴桃枝叶
- 猕猴骨
- 米仔兰花
- 美商陆子
- 芒硝
- 蚂蚁上树
- 毛蒌
- 猫眼睛
- 牛耳大黄
- 落葵
- 干蟾
- 菊架豆
- 毛药
- 磨盘草子
- 米皮糠
- 美人蕉根
- 美商陆
- 毛足铁线蕨
- 猫儿眼睛
- 猫头鹰
- 云南荚蒾根
- 风箱树根
- 狗肝菜
- 猕猴桃藤
- 毛葡萄
- 牡荆沥
- 猕猴桃根
- 茅膏菜
- 毛白杨
- 夜花藤
- 牦牛胆结石
- 盲肠草
- 缅茄
- 毛黄连
- 一扫光
- 毛大丁草根
- 毛血藤
- 满山白
- 毛荚决明
- 毛鬼头伞
- 脉耳草
- 毛柄短肠蕨
- 蘑菇
- 马勃
- 马桑根
- 蕨萁
- 冬珊瑚
- 滇茜草
- 馒头蟹
- 米饭花
- 绵阳岩白菜
- 毛脉柳叶菜
- 毛草龙根
- 绵萆薢
- 牡鼠粪
- 枫香脂
- 三七
- 马尾千金草
- 小年药
- 龙胡子
- 胡颓子根
- 鼠脂
- 梅花草
- 臭藿香
- 捆仙丝
- 大葫芦
- 多蒴曲尾藓
- 橘络
- 紫葳根
- 淫羊藿根
- 石南叶
- 白龙穿彩
- 百药煎
- 水泽兰
- 广枣
- 凤尾搜山虎
- 小朴松实
- 点腺过路黄
- 十三年花
- 梧桐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