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瘤足蕨
《中华本草》:华中瘤足蕨
拼音注音
Huá Zhōnɡ Liú Zú Jué
来源
药材基源:为瘤足蕨科植物华中瘤足蕨的根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giogyria euphlebia Met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根茎粗大,圆柱形,斜升。叶二型,营养叶较短,叶柄长20-30cm,基部两侧有1-2对瘤状气囊体;叶片长圆形,纸质,光滑,长32-45cm,宽13-18cm,单数羽状;羽片14-16对,近对生或互生,斜向上,披针形,略呈镰刀状,长9-11cm,宽1-1.3cm,渐尖头,边缘下部几为全缘,向上有浅波状的细锯齿;叶脉单一或二叉,直达叶边,两面明显隆起。孢子叶高出营养叶,柄长50cm;叶片长30-40cm;羽片长8-10cm,条形,有较长的柄;侧脉分叉,伸达距叶边1/2处。孢子囊生于小脉顶部,成熟时布满羽片下面。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200m山地林下。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
微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流行性感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回回蒜
- 钩苞大丁草
- 过山蕨
- 紫桔梗
- 白云花根
- 阔叶箬竹
- 五指茄
- 藜芦
- 川楝子
- 铁苋
- 猫腿姑
- 过江龙
- 棕叶芦
- 九牛力
- 华风车子
- 九节风
- 矮杨梅
- 回心草
- 小朴松实
- 红叶藤
- 乌龟
- 钝齿铃子香
- 披散糖荠
- 煨姜
- 莸
- 红豆
- 白芷叶
- 矩形叶鼠刺
- 紫玉簪叶
- 鹿心草
- 蚕豆叶
- 大金发藓
- 刺芋
- 紫珠
- 柽柳花
- 铁棒锤茎叶
- 瓜馥木
- 甘青铁线莲
- 乳白香青
- 蝴蝶树
- 野丹参
- 鸡爪枝皮
- 紫花鱼灯草
- 石仙桃
- 铜钱麻黄
- 石萝藦
- 山紫菀
- 牛胆
- 海州常山
- 知风草
- 淡味当药
- 猕猴桃藤中汁
- 凤眼草
- 白乳菇
- 野洋参
- 蛤蜊粉
- 耳草
- 秋海棠
- 摇钱树根
- 星状风毛菊
- 兴安毛连菜花
- 野牡丹根
- 黄皮叶
- 竹精
- 对叶榕
- 黄鳝藤
- 前胡
- 地柏树
- 金纽子
- 薏苡仁
- 崖棕根
- 九子连环草
- 柚
- 双飞蝴蝶
- 水草乌
- 土贝母
- 紫苏苞
- 尖连蕊茶根
- 红轮千里光
- 碎骨红
- 粳米
- 窿缘桉叶
- 九节菖蒲
- 散血子
- 酱头
- 黄接骨丹
- 金鸡纳
- 子楝树根
- 钩吻
- 肥荚红豆
- 剪红纱花
- 马尿花
- 川乌头
- 左黑果
- 鸡屎藤
- 山海螺
- 大青草
- 芭茅果
- 纤枝山柑
- 石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