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
《全国中草药汇编》:杜鹃
拼音注音
Dù Juān
别名
大杜鹃、四声杜鹃、小杜鹃、中杜鹃
来源
鹃形目杜鹃科大杜鹃Cuculus canorus L.;四声杜鹃C. micropterus Gould;小杜鹃C. poliocephalus Latham;中杜鹃C. saturatus Blyth,以去内脏的全体入药。
生境分布
我国北部、东部及南部地区。
炮制
烧存性。
功能主治
消瘰,通便,镇咳。主治淋巴结结核,便泌,百日咳。
用法用量
0.5~1钱;鲜用1只。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杜鹃
拼音注音
Dù Juān
别名
鹈鴂、巂、子巂鸟、杜宇、子规、怨鸟、子归、催归、阳雀
英文名
Little cuckoo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
药材基源:为杜鹃科动物小杜鹃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culus poliocephalus Latham采收和储藏:夏季捕捉,捕杀后,除去羽毛及内脏,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小杜鹃,体长约28cm左右。上体大都青灰色,但颊部灰色;眼睑黄色。尾羽灰黑色,中央沿羽轴有白色小斑,其外侧有白色横纹。下体白色,杂有细小黑色斑纹。嘴暗黑色,嘴基和下嘴黄色;跗跖、趾和爪等亦黄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常栖于浓密的阔叶林中繁殖期也常在有柳丛或苇糖的水边高树上。不自营巢。善鸣,五声一度,鸣叫不息。以昆虫为主食。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夏时遍布我国东部。在长江中下游及以北地区为夏候鸟。
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心经
功能主治
滋养补虚;解毒杀虫;活血止痛。主病后体虚;气血不足;疮瘘;跌打肿痛;关节不利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1-2只;或烧存性,研末,每次1.5-3g。外用:适量,薄切贴敷。
各家论述
《本草纲目》:治疮瘘有虫,薄切、炙热贴之。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杜鹃
拼音注音
Dù Juān
别名
杜鹃花、红杜鹃、映山红、艳山红、艳山花、清明花
来源
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以根、叶及花入药。春末采花,夏季采叶,秋冬采根,晒干备用或鲜用。
性味
根:酸、涩,温。有毒。
叶、花:甘、酸,平。
功能主治
根:祛风湿,活血去瘀,止血。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闭经;外用治外伤出血。
花、叶: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止痒。用于支气管炎,荨麻疹;外用治痈肿。
用法用量
根2~3钱;花、叶3~5钱;外用适量,根研粉,叶鲜品捣烂敷患处。
注意
孕妇忌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杜鹃
拼音注音
Dù Juān
别名
鹈鴂(《楚辞》),巂周(《尔雅》),子巂鸟、周燕(《说文》),鶗鴂(《临海异物志》),杜宇、子规(《禽经》),谢豹(《禽经》注),怨鸟(《埤雅》),催归、阳雀(《纲目》)。
出处
《本草拾遗》
来源
为杜鹃科动物小杜鹃的肉或全体。
原形态
体长约28厘米。嘴暗黑色,基部黄色,形细长而弯曲。眼睑黄色。颊部灰色。背部青灰色;翼长,外侧飞羽内翎有白色横纹。尾羽灰黑色,尾羽中央沿羽轴有白色小斑,在外侧者有白色横纹。腹部白色,杂有细小黑色斑纹。脚细小,黄色,对趾型。
常栖于密林中,初夏间常昼夜啼叫。好食毛虫。不自营巢,常产卵于莺巢中孵化。夏时几遍我国东部。在长江中、下游及以北地区皆为夏候鸟。
性味
《纲目》:"肉: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
《纲目》:"治疮痿有虫,薄切、炙热贴之。"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树头菜
- 淡竹壳
- 糖橘红
- 太阳海星
- 西北莸
- 豆腐泔水
- 通肠香
- 檀香
- 鲱鱼籽
- 土箭芪
- 土田七
- 太白针
- 鳢鱼肠
- 菟丝草
- 鸡谷草
- 砂茴香
- 假茶辣
- 胆汁
- 红郎伞
- 防风
- 蚕蜕
- 中华胡枝子
- 香叶
- 突厥雀
- 菾菜根
- 蜂蜜
- 跳皮树
- 土桂皮
- 秋枫
- 天鹅毛
- 毒芹根
- 通泉草
- 天蓬草
- 田唇乌蝇翼
- 榧花
- 粉绿益母草
- 短叶蹄盖蕨
- 天牛
- 风藤草根
- 天蓬子根
- 通花花
- 太白鹿角
- 独脚蟾蜍
- 土连翘
- 土蜂子
- 桃儿七
- 癞皮根
- 铁骨银参
- 异野芝麻
- 关白附
- 灯笼果
- 短毛熊巴掌
- 透骨香
- 糖荠
- 川白苞芹
- 红马蹄乌
- 孔雀草
- 野漆树根
- 条参
- 踏膀药
- 田螺壳
- 胎生铁角蕨
- 通天草
- 商陆
- 蓖麻子
- 水牛尾
- 泽漆
- 土马骔
- 土草果
- 木黄连
- 托里贝母
- 祁州一枝蒿
- 田高粱
- 天王七果实
- 蝴蝶树
- 鲱鱼
- 鹄油
- 禾叶墨斛
- 白刺花
- 毛莸
- 蓑草
- 岗松
- 绿矾
- 大花美人蕉
- 羊角藤叶
- 酒
- 茴香茎叶
- 黑汉条
- 淡秋石
- 黄花香
- 五月霜
- 和合草
- 猕猴桃藤中汁
- 调经草
- 桃奴
- 鱼鳔
- 杓儿菜
- 粉萆薢
- 土荆皮
- 桃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