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蜂
《中华本草》:竹蜂
拼音注音
Zhú Fēnɡ
别名
笛师、留师、竹蜜蜂、竹筒蜂、乌蜂、熊蜂、象蜂
英文名
bamboo bee
出处
1.出自《本草纲目拾遗》:留师蜂如小指大,正黑色,啮竹为窠,蜜如稠糖,酸甜好食。2.《纲目》:《六帖》云:竹蜜蜂,出蜀中。于野竹上结窠,绀色,大如鸡子,长寸许,有蒂,窠有蜜,甘倍常蜜,即此也。按今人家一种黑蜂,大如指头,能穴竹木而居,腹中有蜜,小儿扑杀取食,亦此类也。
来源
药材基源:为木蜂科动物竹蜂的全虫。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Xylocopa dissimilis(Lep.)采收和储藏:秋、冬季蜂群居竹内时捕牛,处死晒干,或用盐水腌浸贮存。
原形态
竹蜂,体形钝圆肥大,长约25mm。体黑色,密生柔软的黑绒毛,复眼1对。触角稍弯曲,胸部背面密生黄毛。翅紫蓝色,基部色泽较深,翅端较淡,全翅闪现金色光辉。足3对,黑色而短。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常栖于竹类的茎秆中并将唾液与钻木的竹木屑混合与钻木的竹木屑混合制成隔板。将巢穴间成若干格,每格贮花粉与蜜法的混合物,并产卵于其中。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南方各地。
形状
性状鉴别,竹蜂体粗大,黑色,有光泽。雌虫胸前有浓密的黑色长毛,雄虫胸前方有一带状浓密的淡黄色绒毛,翅基部蓝紫色,向外缘顶部变铜色,有金属样光泽。
性味
味甘;性寒
归经
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化痰;定惊。主小儿惊风;风水痛肿;乳蛾;口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只;或入散剂。
注意
《广西中药志》:“虚寒无火者禁用。”
各家论述
1.《陆川本草》:祛风化痰,行气消肿,治风痰闭窍,气喘腹胀,风水浮肿,小儿急惊。2.《广西中药志》:清热泻火,祛风。口疮,咽痛,小儿惊风。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蜂
拼音注音
Zhú Fēnɡ
别名
乌蜂、熊蜂、象蜂
来源
为膜翅目蜜蜂科昆虫竹筒蜂Xylocopa dissimilis (Lep.)的干燥全体。秋冬较易捕捉,当蜂群居竹节内,封闭竹孔,将竹砍下燃火加热,俟蜂闷死,破竹取出,干燥即得。民间有用盐水腌浸贮藏备用。
性味
甘、酸,寒。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祛风。用于牙{匿虫虫}、口疮、咽痛,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
2~4只。
注意
虚寒无火者禁用。
备注
(1)同属动物[b]小竹筒蜂[/b]Xylocopa phalothorax (Lep.),身体较小,亦供药用。
(2)头嘴有白色花纹者,不能作本品供药用。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竹蜂
拼音注音
Zhú Fēnɡ
别名
笛师(《方言》郭璞解),留师(《本草拾遗》),竹蜜蜂(《白孔六帖》),竹筛蜂(《陆川本草》),乌蜂、熊蜂、象蜂(《广西中药志》)。
出处
《本草拾遗》
来源
为蜜蜂科昆虫竹蜂的全虫。秋、冬季蜂群居竹内时捕捉,先封闭竹孔,将竹砍下,燃火加热,待蜂闷死后,破竹取出,晒干。或用盐水腌浸贮存。
原形态
体形钝圆肥大,长约2.5厘米。体黑色,密生柔软的黑绒毛。复眼1对。触角稍弯曲。胸部背面密生黄毛。翅紫蓝色,基部色泽较深,翅端较淡,全翅闪现金色光辉。足3对,黑色而短。
常钻穴营巢于竹木的茎杆中,并将唾液与钻穴的竹、木屑混和制成隔板。将巢穴间成若干格,每格贮花粉与蜜汁的混合物,并产卵于其中。
性味
《广西中药志》:"味甘酸,性寒,无毒。"
归经
《广西中药志》:"入胃、大肠二经。"
功能主治
清热化痰,定惊。治小儿惊风,口疮,咽痛。
①《陆川本草》:"祛风化痰,行气消肿,治风痰闭窍,气喘腹胀,风水浮肿,小儿急惊。"
②《广西中药志》:"清热泻火,祛风。治齿霞,口疮,咽痛,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
内服:烘干研末,2~4个。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黄皮血藤
- 牛角瓜
- 万年松
- 粉条儿菜
- 革叶茴芹
- 铅丹
- 珠儿参
- 灵芝
- 通光散
- 黄瓜子
- 芥子
- 蝈蝈
- 茱苓草
- 南烛
- 毛莸
- 追骨风
- 老来青
- 槟榔花
- 鲨鱼肝
- 曲毛露珠草
- 鸭跖草
- 山禾串
- 山小橘
- 四里麻
- 苦檀子
- 玳瑁肉
- 透骨香根
- 苦楝菌
- 荷叶
- 台湾磨盘草
- 臭山羊
- 黄花山柰
- 黄芩
- 乌苏里鼠李树皮
- 大理木香
- 春尖油
- 桑寄生
- 地桃花
- 寄马桩
- 栾华
- 老枪谷子
- 西洋参
- 三花枪刀药
- 止血扇菇
- 苦荬菜
- 云南红豆蔻果
- 獐髓
- 鹤脑
- 竹象鼻虫
- 桂子
- 崇澍蕨
- 西南金刚藤
- 茜草茎
- 青娘子
- 辛参
- 薄荷露
- 梧桐
- 骆驼蓬
- 黄花独蒜
- 水栀叶
- 蟾蜍
- 滇高良姜
- 栀子花根
- 刷把草
- 淡菜
- 独行千里
- 黄花补血草
- 小罗伞
- 菊花脑
- 山麻根
- 盐麸叶
- 蛇见怕
- 狼油
- 大叶藜
- 朱蕉
- 吉笼草
- 落花生
- 毛罗勒
- 酸水草
- 风化硝
- 船盔乌头
- 翼首草
- 马鬃蛇
- 野漆树根
- 红鬼笔
- 石瓜子莲
- 檵花根
- 秋海棠花
- 剑皮树菌
- 野花椒
- 化橘红
- 大管
- 猫肉
- 黄海葵
- 针砂
- 黄花小二仙草
- 鳖头
- 一枝黄花
- 山胡椒
- 毛血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