菰米
《中华本草》:菰米
拼音注音
Gū Mǐ
别名
雁膳、菰粱、安胡、蒋实、茭米、黑米、雕胡米、雕菰、茭白子、菰实
英文名
fruit of Fewflower Wildrice
出处
出自《本草经集注》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菰狐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izania caduciflora (Turcz.) Hand.- Mazz.采收和储藏:9-10月,果实成熟后采取,搓去外皮,扬净,晒干。
原形态
菰,多年生草本,常有根茎。秆直立,高90-180cm。叶鞘肥厚,长于节间,基部者常有横脉纹;叶舌膜质,略成三角形,长达15mm;叶片扁平而宽广,表面粗糙,背面较光滑,长30-100cm,宽10-20mm。圆锥花序大型,长30-60cm,分枝多簇生,开花时上举,结果时开展;雄小穗长0-15mm两侧多少压扁,常带紫色,常着生于花序下部开展或上繁荣昌盛的分枝上,脱节于小穗柄上,惟其柄较细弱;颖退化不见;外稃先端渐尖或有短尖头,并有5脉,厚纸质;花药6-9mm;雌小穗长15-25mm,外稃有芒长15-30mm,内稃与外稃同质,常均有3脉,为外稃所紧抱;雄花中有6枚发育雄蕊。颖果圆柱形,长约10mm。花、果期秋季。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为湖沼水塘内的栽培作物。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
形状
干燥的果实,呈圆往形,长1-1.5cm,直径1-2mm,两端渐尖,表面棕褐色,有1条因稃脉挤压而形成的沟纹,腹面从基部至中部有一条弧形的因胚体突出而形成的脊纹,脊纹二侧微凹下。长至0.6cm。折断面灰白色,富有油质,质坚硬而脆。气微弱,味微甘。以子粒饱满、无蛀者为佳。
化学成分
颖果含蛋白质1.2% 、脂肪油0.1% 、碳水化物2.8% 、灰分0.5%。
药理作用
菰米对血压上繁荣昌盛有抑制倾向,对于中风(脑血管障碍)有中等程度预防作用。尚可改善补体效价,增强机体免疫力,使激素海化,促进糖代谢等,急性毒性试验表明,菰米无论口服或皮下注射,都安全无毒。
性味
味甘;性寒
归经
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
除烦止渴;和胃理肠。主心烦;口渴;大便不通;小便不利;小儿泄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止渴。2.《纲目》:解烦热,调肠胃。3.《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治心脏病等,或作利尿剂。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菰米
拼音注音
Gū Mǐ
别名
雁膳(《管子》),菰粱(《楚辞》),安胡(《七发》),蒋实(《楚辞》王逸注),茭米(孙炎),黑米(《杜工部集》),雕胡米(《本草图经》),雕菰(《纲目》),茭白子(《江苏植药志》)。
出处
《本草经集注》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菰的果实。9~10月,果实成熟后采取,搓去外皮,扬净,晒干。
生境分布
产江苏等地。
形状
干燥的果实,呈圆柱形,长1~1.5厘米,直径1~2毫米,两端渐尖,表面棕褐色,有1条因稃脉挤压而形成的沟纹,腹面从基部至中部有一条弧形的因胚体突出而形成的脊纹,脊纹二侧微凹下,长至0.6厘米。折断面灰白色,富有油质,质坚硬而脆。气微弱,味微甘。以子粒饱满、无蛀者为佳。
化学成分
颖果含蛋白质1.2%、脂肪油0.1%、碳水化物2.8%、灰分0.5%。
性味
①《本草拾遗》:"性冷。"
②《纲目》:"甘,冷,无毒。"
归经
《本草撮要》:"入手、足阳明经。"
功能主治
①《本草拾遗》:"止渴。"
②《纲目》:"解烦热,调肠胃。"
③《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治心脏病等,或作利尿剂。"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半截叶
- 高脚落山箕根
- 树茭瓜果
- 沙地柏
- 赖草
- 广藿香
- 榧根皮
- 厚叶川木香
- 望江南
- 林问荆
- 水芦荻根
- 柑核
- 地麻黄
- 紫玉簪根
- 黄珠子草
- 浮小麦
- 金丝藤
- 小红苏
- 矮茎冷水花
- 滇南杭子梢
- 掐不齐
- 三白草根
- 山狸子肉
- 铜锤玉带草
- 鹅脚板根
- 苍耳
- 胡桐泪
- 锯锯藤
- 腊雪
- 杏仁
- 草木樨
- 小花黄堇
- 儿茶
- 豇豆
- 小药木
- 狗牙根
- 虾蟆
- 三叶鬼针草
- 金毛木通
- 栝楼皮
- 夜香牛
- 东廧子
- 金冠鳞毛蕨
- 猪毛针
- 翅果唐松草
- 大田基黄
- 老鼠耳
- 茄根
- 蚕蛹
- 变蛋
- 滇藏方枝柏
- 苦苣
- 猪胆粉
- 开口箭
- 山薄荷
- 小狗脊
- 宽叶鼠曲草
- 酒糟
- 对叶榕
- 榔榆茎叶
- 细梗胡枝子
- 刺萆薢
- 倒爪草
- 大黄花
- 白云花根
- 金珠柳
- 新疆藜芦
- 酱头
- 向日葵根
- 香唐松草
- 灯笼草
- 滇地黄连
- 香加皮
- 黑穗石蕊
- 亮叶冬青
- 衣鱼
- 血苋
- 山甘草
- 泽泻实
- 槐胶
- 鹭肉
- 黄花地锦苗
- 琉璃草果实
- 毒芹
- 火棘
- 小蓟
- 箬叶
- 黎豆
- 天目木兰
- 满树星
- 挂金灯
- 小茅香
- 金榭榴
- 断血流
- 金槐
- 新疆一支蒿
- 益母草
- 老白花树皮
- 铃兰
- 矮叶书带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