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樨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木樨
拼音注音
Cǎo Mù Xī
别名
铁扫把、省头草、辟汗草、野苜蓿
来源
豆科草木樨属植物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 Ledeb.,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切碎晒干。
性味
辛,平。
功能主治
芳香化浊,截疟。用于暑湿胸闷,口臭,头胀,头痛,疟疾,痢疾。
用法用量
1.5~3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川楝子
- 九牛力
- 刺李
- 李根
- 苜蓿根
- 黄泡子
- 灰钉
- 亮叶冬青
- 鸬鹚涎
- 金瓜草
- 吉祥草
- 绣线菊根
- 挖耳草根
- 藜芦
- 蕨萁
- 海蓬子
- 金耳环
- 小朴松实
- 芭茅果
- 秤钩风
- 绿萼梅
- 番红花
- 红丹参
- 散血丹
- 无花果根
- 过岗龙
- 接骨仙桃
- 草柏枝
- 小鱼仙草
- 芦竹
- 水蛭
- 甘遂
- 煨姜
- 雀头血
- 一口红
- 锯齿王根
- 盾叶唐松草
- 小叶买麻藤
- 炮仗筒
- 毛麝香
- 甘肃棘豆
- 大果榆
- 隔山撬
- 银边吊兰
- 生瓜
- 滇茜草
- 桃南瓜
- 显子草
- 野漆树叶
- 山肉桂
- 黑穗石蕊
- 绛梨木叶
- 白鹇
- 红茄苳
- 芜菁
- 岩谷伞
- 蝈蝈
- 硬水黄连
- 女贞叶
- 鼻烟
- 林背子
- 崖姜
- 桦桃树
- 大树跌打
- 假菠菜
- 灯油藤子
- 糙叶千里光
- 水晶兰
- 昂天莲
- 洋芋
- 白苏子油
- 火秧竻蕊
- 箭杆七
- 菝葜叶
- 小叶鹅掌柴
- 翡翠
- 七角白蔹
- 核子木
- 绿茎槲寄生
- 罗汉松根皮
- 圆果罗伞
- 烧伤藤
- 大香附子
- 豺皮樟根
- 悬钩子
- 方蟹
- 秋木瓜
- 河蚌
- 八目鳗
- 枫杨
- 金挖耳根
- 羊脂
- 薄荷素油
- 黄花绿绒蒿
- 塔黄
- 刺黄连
- 草灵芝
- 菊花
- 心胆草
- 番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