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樨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木樨
拼音注音
Cǎo Mù Xī
别名
铁扫把、省头草、辟汗草、野苜蓿
来源
豆科草木樨属植物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 Ledeb.,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切碎晒干。
性味
辛,平。
功能主治
芳香化浊,截疟。用于暑湿胸闷,口臭,头胀,头痛,疟疾,痢疾。
用法用量
1.5~3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乌蛇
- 橘叶巴戟
- 川桂
- 虫白蜡
- 九龙吐珠
- 蚕豆叶
- 蚕豆茎
- 脾寒草
- 刺子莞
- 刺李
- 曼陀罗子
- 刺玫花
- 貂尾
- 花生壳
- 磁石
- 羊屎条根
- 苔菜
- 东北桤木
- 冬凌草
- 饭团藤
- 苦马豆
- 树茭瓜果
- 蓬莱草
- 万丈深
- 使君子根
- 接骨木
- 匍伏堇
- 天麻茎叶
- 山大颜
- 小血藤叶
- 草乌头
- 百药煎
- 慈乌
- 刺果藤
- 七叶一把伞
- 黄毛耳草
- 菊花参
- 勒鱼
- 鸢脑髓
- 回心草
- 粗灰钉
- 黑豆衣
- 石膏
- 铁牛钻石
- 李树胶
- 突厥雀
- 擘蓝
- 山刺柏
- 青酒缸
- 萆薢
- 铁草鞋
- 黑蒴
- 石柑子
- 猪笼草
- 野扁豆
- 景天三七根
- 五爪龙
- 苹婆
- 蠘
- 五瓣寄生
- 午香草
- 柽柳
- 蛏
- 栝楼皮
- 百步还阳丹
- 一匹草
- 草血竭
- 支柱蓼
- 金线草
- 松下兰
- 通花根
- 牛金子
- 草灵脂
- 七里香
- 草果药
- 地梢瓜
- 蕨
- 丝瓜叶
- 海松子
- 蝙蝠
- 垂果南芥
- 吉利子树
- 剑麻
- 小果倒地铃
- 高粱根
- 蒲桃叶
- 鹅绒藤
- 石刁柏
- 大透骨草
- 大狼毒
- 螳螂跌打
- 铁扇子
- 小年药
- 岩筋菜
- 斩龙草
- 蛤蟆草
- 降真香
- 黄花稔
- 酸水草
- 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