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叶
《中华本草》:半截叶
拼音注音
Bàn Jié Yè
别名
锅铲叶、金边莲、半节叶、半节观音、铲叶西番莲。
英文名
Herb of Wilson Passionflower
出处
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西番莲科植物镰叶西番莲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ssiflora wilsonii Hems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攀援草质藤本,长3-10。茎略具棱,无毛或被疏柔毛;卷须腋生。叶柄长2-6.5cm,近基部有2个腺体;叶纸质,长方半圆形,似锅铲状,长4-11cm,宽5-13cm,先端截形,中央及两侧各有一凸出小尖片,基部阔圆形致微心形,叶背上部有多达4个腺体;基出三脉。花序近无柄,腋生,在卷须两侧对生,有花2-20朵;花绿白色,直径1-3cm5数;副花冠1轮,丝状;内花冠褶状;具花盘;果时雌雄蕊柄长7-11mm,膨大;花丝分离。浆果球形,直径2-3cm,幼时绿色,被白粉,老时紫黑色。花期夏季,果期7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2500的灌木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
味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
祛风湿;补肝肾;活血调经,杀虫截疟。主风温滑痛;腰酸背痛;肝炎;肝硬化;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骨折;疟疾;蛔虫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各家论述
1.《云南中草药选》:燥湿,止血,消炎,生肌。治风湿腰痛,肝炎,肝硬化,肿瘤,跌打损伤,骨折。2.《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舒筋活络,散瘀活血,止咳化痰,驱虫。治风湿骨痛,关节炎,疟疾,痰阻,蛔虫症。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半截叶
拼音注音
Bàn Jié Yè
别名
锅铲叶、金边莲(《云南中草药选》),半节叶、半节观音(《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牙喃坝(傣名)。
出处
《云南中草药》
来源
为西番莲科植物镰叶西番莲的全草。全年可采。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单叶互生,叶顶平截,形似锅铲,长3~6厘米,宽5~8厘米。基部圆或微心脏形,基出脉5条;叶柄两侧有两个腺体,无毛。有腋生卷须。花绿白色,单生或排列成总状花序,常腋生。果球形,浆果状,径2~3厘米,绿色,肉质。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路边杂木林中。
性味
微苦,温。
①《云南中草药选》:"微苦,温。"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味淡,性温。"
功能主治
活血舒筋,燥湿杀虫。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骨折,肝炎。疟疾,蛔虫病。
①《云南中草药选》:"燥湿,止血,消炎,生肌。治风湿腰痛,肝炎,肝硬化,肿瘤,跌打损伤,骨折。"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舒筋活络,散瘀活血,止咳化痰,驱虫。治风湿骨痛,关节炎,疟疾,痰阻,蛔虫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白杜鹃花
- 冬瓜子
- 山羊角
- 波罗蜜
- 波罗蜜叶
- 半拉子
- 扁豆根
- 白透骨消
- 安徽刺黄柏
- 白刺
- 不凋木
- 白椴
- 变豆菜
- 白苏子油
- 斑竹壳
- 柏树油
- 白垩铁线蕨
- 北方点地梅
- 白簕枝叶
- 白绒草
- 白腹锦鸡
- 白草
- 斑花杓兰
- 瓣蕊唐松草
- 半边苏
- 半边钱
- 白花射干
- 扁豆
- 扁豆衣
- 斑瓣虎耳草
- 板蓝根
- 白豆
- 白三七根
- 白头翁花
- 越西木香
- 白细辛
- 布荆
- 扁秆藨草
- 白草莓
- 白豆蔻
- 白豆蔻壳
- 白饭树根
- 滨旋花
- 白三七
- 都拉
- 阿育魏实
- 半枫荷
- 半边菜
- 白背三七
- 白脂麻
- 艾片
- 半夏曲
- 白石榴花
- 变蛋
- 斑叶紫金牛
- 柏树叶
- 柏树根
- 波棱瓜
- 波缘楤木
- 白头翁茎叶
- 白带草
- 冰片
- 半夏
- 半柱花
- 半边藕
- 壁钱
- 宝盖草
- 巴豆油
- 扁果
- 白苋
- 斑茅
- 斑茅花
- 白垩
- 冰草
- 白肚
- 扁担蒿
- 白附子
- 庵闾子
- 小金樱
- 八楞木
- 白背杨
- 拔毒散
- 白饭树
- 庵 (艹闾)子
- 牙疳药
- 半枫荷根
- 斑竹花
- 波缘假瘤蕨
- 白勒
- 八宝镇心丹
- 扁豆藤
- 柏树果
- 桃树根、茎、树皮
- 白狼毒
- 报春花
- 鬼毛针
- 艾叶
- 八角莲叶
- 半圆盖阴石蕨
- 光叶山黄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