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树花
《中华本草》:椿树花
拼音注音
Chūn Shù Huā
别名
椿花、椿芽树花、春尖花。
来源
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Roem.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oona sinensis(A.Juss.)Roem.[Cedrela sinensis A.Juss.]采收和储藏:5-6月采花,晒干。
原形态
香椿 叶乔木,高达16m。树皮暗褐色,成片状剥落,小枝有时具柔毛。偶数羽状复叶互生,长25-50cm,有特殊气味;叶柄红色,基部肥大;小叶8-10对,小叶柄长5-10mm;叶片长圆形至披针状长圆形,长8-15cm,宽2-4cm,先端尖,基部偏斜,圆或阔楔形,全缘或有疏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色淡,叶脉或脉间有长束毛,花小,两性,圆锥花序顶生;花芳香;花萼短小,5裂;花瓣5,白色,卵状椭圆形;退化雄蕊5,与5枚发育雄蕊互生;子房上位,5室,花盘远较子房为短。蒴果椭圆形或卵圆形,长约2.5cm,先端开裂为5瓣。种子椭圆形,一端有翅。花期5-6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常栽培于海拔2700m以下的房前屋后、村边、路旁。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台湾、西藏等地。
性味
辛;苦;温
归经
肝;肺经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主风湿痹痛;久咳;痔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鹅肉
- 赤雹
- 高原蚤缀
- 杨枸花
- 刺盖草
- 青头雀
- 大荨麻
- 糖芥
- 棕叶狗尾草
- 长梗排草
- 三尖杉
- 赶山鞭
- 定草根
- 蟾舌
- 大瓦韦膜叶星蕨
- 李根皮
- 猪蹄甲
- 野茄树
- 滇茜草
- 丝瓜络
- 木菠萝
- 芦笋
- 番薯藤
- 酸藤木
- 风箱树
- 丛毛榕
- 黄果茄
- 桃奴
- 可爱复叶耳蕨
- 石枫药
- 水苦荬果实
- 陈皮
- 仙人掌
- 鬼灯笼
- 鱼藤
- 篱天剑
- 梧桐白皮
- 麦斛
- 乌苏里鼠李树皮
- 过岗龙
- 松根
- 还阳草根
- 匙羹藤
- 野丹参
- 白椴
- 八角莲
- 白石榴根
- 牛耳枫枝叶
- 吉祥草
- 入地蜈蚣
- 地桃花
- 大苞叶千斤拔叶
- 黄唇鱼心
- 鱼眼草
- 全光菊
- 藏羚角
- 海蟹壳
- 高山大戟
- 紫麻
- 老牛揣
- 猪肚子
- 独角莲
- 佛手
- 橙叶
- 马绊草
- 猪肉
- 月季花根
- 食盐
- 人头七
- 省藤
- 白茅根
- 糯稻根
- 乳源木莲果
- 粟米
- 都拉鸢尾
- 紫花卫矛
- 万年青叶
- 虎石头
- 青蛇莲
- 黄杨子
- 独一味
- 长杆兰
- 青葙子
- 大葫芦
- 大四块瓦
- 柘木
- 兴木蒂那布
- 猪獠参
- 猪肾
- 楮茎
- 棕榈花
- 山木通根
- 獐骨
- 白骨走马
- 黄寿丹
- 大叶骨牌草
- 辣子草
- 桂花
- 藏茴香
- 小花清风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