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地蜈蚣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入地蜈蚣
拼音注音
Rù Dì Wú Gōnɡ
别名
倒地蜈蚣、蜈蚣草、倒麒麟、地蜈蚣、过路蜈蚣、过路鹅江、假七叶一枝花、七叶一枝枪、水蜈蚣
英文名
Rhizome of Ceylan Helminthostachys
出处
出自《广西药植图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七指蕨科植物七指蕨的根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minthostachys zeylanica(L.) Hook.[Botrychium zeylanicum L.;Osmunda zeylanica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七指蕨,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匍匐横走,外面紫红色,内面白色,有多数肉质粗根,形似蜈蚣。叶柄长20-30cm,棕褐色;营养叶呈掌状鸟足形,草质,无毛,通常3出,长15-25cm,宽20-25cm,基部羽片有短柄,长0.5-0.8cm,2叉分,中央羽片3叉分或羽片分裂,裂片椭圆形至披针形,长8-14cm,宽2-3cm,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波浪形的小锯齿或近全缘,主脉明显隆起,叶脉分离,1-2次分叉。孢子囊穗单生,从叶片基部中间长出,梗长7-9cm,棕褐色,穗长8-12cm,青绿色;孢子囊球形无柄,几枚聚生于囊托上,顶端有不齐的鸡冠状突起;孢子卵形,平滑。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湿润疏林下或沟边湿地。资源分布:分布云南、广西、海南、台湾等地。
化学成分
根含豆甾醇(stigmasterol),岩蕨甾醇(fucosterol),卫矛醇(dulcitol),还含入地蜈蚣素(ugonin)A、B、C、D。
性味
苦;甘;凉
归经
肺;肝经
功能主治
清肺化痰;散瘀解毒。主痨热咳嗽;咽痛;跌打肿痛;痈疮;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
治跌打内伤,散瘀止痛:入地蜈蚣童便浸四十九日,洗净晒干,研末。每服六分,酒或开水送下。(《广西药植图志》)
各家论述
1.《广西药植图志》:清热,化痰。治痨热咳嗽及跌打内伤。2.《广西药植名录》:止咳,去瘀生新,镇痛。治痢疾,肺炎,蛇伤。
摘录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入地蜈蚣
拼音注音
Rù Dì Wú Gōnɡ
别名
蜈蚣草
来源
蕨类七指蕨科七指蕨属植物七指蕨Helminthostachys zeylanica (L.)Hook.,以全草或根状茎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性味
苦、微甘,凉。
功能主治
清热化痰,解蛇毒。用于咽炎,扁桃体炎,咳嗽,哮喘;外用治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鲜根、茎捣烂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入地蜈蚣
拼音注音
Rù Dì Wú Gōnɡ
别名
水娱蚣(《广西药植名录》)。
出处
《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
为七指蕨科植物七指蕨的根茎。全年可采。
原形态
七指蕨:七叶一枝花、水上一枝花。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甸甸横走,外面紫红色,内面白色,有多数肉质粗根,形似蜈蚣。叶柄长20~30厘米,棕褐色;营养叶呈掌状鸟足形,草质,无毛,通常3出,长15~25厘米,宽20~25厘米,基部羽片有短柄,长0.5~0.8厘米,2叉分,中央羽片3叉分或羽片分裂,裂片椭圆形至披针形,长8~14厘米,宽2~3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波浪形的小锯齿或近全缘,主脉明显隆起,侧脉分离,1~2次分叉。孢子囊穗单生,从叶片基部中间长出,梗长7~9厘米,棕褐色,穗长8~12厘米,青绿色;孢子囊球形无柄,几枚聚生于囊托上,顶端有不齐的鸡冠状突起;孢子卵形,平滑。
生境分布
生于溪边、沟边或林中湿地。分布云南,广西、广东、台湾等地。
功能主治
除热,去瘀,止痛。治痨热咳嗽,痢疾,跌打内伤,瘀血疼痛。
①《广西药植图志》:"清热,化痰。治痨热咳嗽及跌打内伤。"
②《广西药植名录》:"止咳,去瘀生新,镇痛。治痢疾,肺炎,蛇伤。"
复方
治跌打内伤,散瘀止痛:入地蜈蚣童便浸四十九日,洗净晒干,研末。每服六分,酒或开水送下。(《广西药植图志》)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金色狗尾草
- 寄生黄
- 金鱼草
- 梅叶
- 金冠鳞毛蕨
- 杜鹃花果实
- 假香附
- 竹蜂
- 角茴香
- 筋藤
- 绢毛苣
- 白蒿
- 山矾叶
- 鼻血草
- 荚蒾
- 香茅花
- 九味一枝蒿
- 尖山橙
- 地膜香
- 萍蓬草
- 细叶藁本
- 水虾草
- 台湾泡桐叶
- 叶上珠
- 代代花枳壳
- 桐子花
- 金丝木通
- 东风螺
- 阴香根
- 紫石英
- 黄刺皮
- 假木豆
- 云南双盾木
- 蛤蜊
- 筀笋
- 绒毛粉背蕨
- 鸡排骨草
- 蛇果黄堇
- 山楂
- 东北延胡索
- 单花金丝桃
- 刺竹茹
- 兴安独活
- 除虫菊
- 椰子浆
- 金银忍冬
- 剑叶紫金牛
- 美丽桐
- 红胡豆七
- 风气草
- 异株百里香
- 云木香
- 火焰草
- 球核荚蒾
- 蚺蛇膏
- 花叶矮陀陀
- 秤杆升麻
- 裂叶崖角藤
- 头顶一支花
- 凹瓦韦
- 桐木
- 桄榔子
- 血苋
- 慈竹叶
- 窃衣
- 楮茎
- 土红苓
- 水龙骨
- 龙舌兰
- 牛大力
- 天胡荽
- 白苏梗
- 小红藤
- 细沙虫草
- 枣树皮
- 镰萼虾脊兰
- 黄芩子
- 蚂蚁
- 腹水草
- 长果山橙
- 矩圆石韦
- 小寸金黄
- 交翅木
- 梁王茶
- 金礞石
- 景天三七根
- 吉林乌头
- 韭根
- 景天花
- 水红袍
- 金鸡豇豆
- 吉龙草
- 韭叶芸香草
- 岗梅叶
- 金莲花
- 渐尖叶独活
- 绿矾
- 大黑药
- 小龙胆草
- 金钱松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