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卵叶五加
《中华本草》:倒卵叶五加
拼音注音
Dǎo Luǎn Yè Wǔ Jiā
别名
老虎刺、蛇不过、倒刨牛、母猪刺
来源
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倒卵叶五加的根或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obouatus Hoo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小枝及叶,切段,晒干。
原形态
直立灌木。小枝无毛,节上有刺1-2个;刺细长下弯,基部不膨大。叶有5小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叶柄细长,长2.5-5cm,有时枝上部的近于无柄,无毛,无刺;小时片倒卵形,长2.5-5cm,宽1.5-2cm,先端尖,基部楔形,两面均无毛,下面黄绿色或灰白色,边缘近全缘或先端有数个锯齿,侧脉约4对,网脉上面下陷;无小叶柄或几无小叶柄。伞形花序1-2个或几个顶生在长枝上或短枝上,直径3-4cm,有花多数;总花梗、花梗均无毛;萼无毛,边缘有5小齿;花瓣5,三角状卵形,先端尖,开花时反曲;雄蕊5;子房5室,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状。果实椭圆状卵球形,有5棱,花柱宿存。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000m的灌丛和山坡路边。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宁夏、甘肃等地。
化学成分
含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如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丁香甙(syringin),黄酮甙,多糖类等。
性味
味甘;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
健脾益气;补肾宁心;舒筋活络。主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软;阳痿;失眠多梦;健忘;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
注意
阴虚火旺者慎服。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野黄皮
- 文冠果
- 竹节人参叶
- 紫玉簪根
- 桂皮紫萁
- 吊灯花叶
- 麦麸草根
- 虱婆草
- 硼砂
- 网脉橐吾
- 石楠
- 龙头草
- 文蛤肉
- 柳叶
- 甘土
- 草本三角枫
- 山稔根
- 皋芦
- 鱼脑石
- 茶子木花
- 樟树根
- 鸡骨香
- 山楂根
- 鹤顶兰
- 梧桐
- 豺皮樟根
- 挖耳子草
- 桑柴灰
- 绿结鸡骨
- 红果参
- 黄精叶钩吻
- 红背叶
- 黑面叶
- 八仙草
- 八楞麻
- 虎肉
- 长松
- 长前胡
- 水毛花
- 虫实
- 壶卢秧
- 翡翠
- 蒿枝七
- 小万年草
- 山红稗
- 石斛
- 姜炭
- 马刀
- 蛇不见
- 鹅肉
- 针刺铁仔
- 黑心姜
- 鳝鱼骨
- 红骨参
- 木竹子
- 天文草
- 榔榆茎叶
- 牛嗓管
- 火棘
- 牛耳散血草
- 石串莲
- 檀香油
- 女金芦
- 白叶火草
- 榼藤子
- 山杨柳
- 白花菜子
- 南方红豆杉
- 瓦松
- 诃子叶
- 柴胡叶链荚豆
- 毛青杠
- 大苦溜溜
- 大叶千里光
- 杜鹃
- 木瓜根
- 大黄蜂子
- 辽东栎皮
- 石床
- 天仙果
- 豆麻
- 吊岩风
- 鹊
- 老虎须
- 椿叶
- 炙甘草
- 绣线菊子
- 紫苏梗
- 冬葵果
- 红沙
- 垂珠花
- 蝼蛄虾
- 矮柳穿鱼
- 山楂木
- 向日葵叶
- 老虎耳根
- 水线草
- 小白鱼
- 山玉兰
- 黑阳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