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香
《中华本草》:地膜香
拼音注音
Dì Mó Xiānɡ
别名
百里香、地椒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阿尔泰百里香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ymus altaicus Klok. Et Shost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阿尔奈百里香,半灌木。茎铺铺匐或上升,末端具不育枝或花枝;不育枝多为侧生或基生,上升或匍匐,被短柔毛;花枝在基部上升,大多数长4-8cm,在花序以下被向下的微柔毛或短柔毛,至基部近无毛,具2-4个节间。叶长圆状椭圆形或卵圆形,稀有倒卵圆形,长5-10mm,宽1-3mm,先端钝或锐尖,基部渐狭成短柄,全缘,在基部常具有少数的长缘毛,两面无毛,侧脉2-3对,较粗壮,在下面突起,腺点明显或不明显,先出叶常常在枝的基部密集,脱落。花序头状,有时在花序下具有1-2个不发育的轮伞花序;花梗长1-4mm,密被短柔毛;花萼钟形,长3.5-4.5mm,下部被疏柔毛,上部无毛,上唇齿近三角形至披针形,无缘毛或被短的硬毛;花冠红紫色,长5.5-6.5mm,外被短柔毛。花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沟边、草地及石砾地上。资源分布:分布于新疆北部。
性味
味辛;性凉;小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杀虫。主感冒咳嗽;咽喉肿痛;热淋涩痛;疮痈肿毒;灭蚤虱蚊虫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点烯烟熏。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头顶一颗珠
- 太白参
- 大红青菜
- 驴耳风毛菊
- 山茴芹
- 胡荽子
- 山椒根
- 鹈鹕嘴
- 大苦溜溜
- 糖芥
- 红麸杨
- 黄毛耳草
- 大麦奴
- 大花石上莲
- 四棱筋骨草
- 沙枣胶
- 石决明
- 黄草花
- 大黄花
- 蝴蝶果
- 定经草
- 滇丁香
- 抚松乌头
- 胡子七
- 石蕊
- 山木通根
- 荷梗
- 毛蕊老鹳草
- 蛇含
- 粟奴
- 虎膏
- 大发表
- 泡掌筒
- 鲥鱼
- 小叶昏鸡头
- 大头橐吾
- 雷公橘
- 倒根蓼
- 大良姜
- 密马
- 胡桃壳
- 杉蔓石松
- 伞梗虎耳草
- 柿霜
- 黄山药
- 木鳖子根
- 黄桷树根疙瘩
- 田基黄
- 狭叶海金沙
- 大榆蘑
- 细木通
- 大风艾
- 红蒿枝
- 海决明
- 红花龙胆
- 地花生
- 狮子尾
- 条裂山莴苣
- 黄山梅
- 小叶鼠李
- 莨菪根
- 小筋骨藤
- 射鸡尾
- 胡桃叶
- 甜瓜皮
- 对马耳蕨根
- 大叶藻
- 大桫椤
- 红鸡踢香根
- 大叶樟
- 茅香根
- 血参
- 卵叶寄生
- 槭叶草
- 蔛草
- 山胡萝卜
- 天胡荽
- 梨果仙人掌
- 山黄麻根
- 黄斑龙胆
- 虎骨胶
- 木芙蓉
- 石刁柏
- 烂泥蒿
- 四川红淡叶
- 卷边桩菇
- 石栗
- 石椒草
- 黄稔根
- 胡枝子
- 甜草
- 青竹标根
- 牡丹皮
- 天葵
- 四季春
- 石蟹
- 冷地卫矛
- 东北鼢鼠
- 水枇杷叶
- 鲈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