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莨菪
《*辞典》:东莨菪
拼音注音
Dōnɡ Lànɡ Dànɡ
别名
唐充(藏名)
出处
《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
为茄科植物东莨菪的根茎。春、秋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结节状。茎高30~60厘米,基部有鳞片。叶互生,长椭圆形,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花单生于叶腋,有细花梗,下垂;花萼钟形,萼简短,先端有5齿;花冠阔钟形,先端5浅裂,紫褐色;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的基部;子房近2室,花柱线形,柱头扩大,胚珠极多数。蒴果球形,中部以上环裂。花期5月。
生境分布
我国东北有栽培。生于草原及阳台周围、路边、山麓等处。
形状
干燥根茎呈结节状,不规则弯曲,长约历厘米,径约3厘米余,外表灰褐色而有皱纹;结节上部有凹陷的茎痕,下面有粗而短的须根或根痕。断面颗粒状,呈粉白色。无臭气,味苦。
性味
性温,味麻。有剧毒。
归经
入心、肝、肺经。
功能主治
治饮食积滞,噎膈反胃。
①《本草拾遗》:"益气轻身,坚筋骨。"
②《康熙几暇格物编》:"性暖,益脾胃,易于消化,好吐者,多食有益。"
③《药性考》:"清热消风。"
④《纲目拾遗》:"通利大肠,消宿食,治噎膈反胃。"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煮食。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地枇杷
- 丁香
- 东紫堇
- 东风螺壳
- 冬青皮
- 地灵根
- 牛奶树子
- 大麦
- 构菌
- 巴戟天
- 连香树
- 美味牛肝
- 小红花
- 抽筋草
- 没药
- 化金丹
- 橘叶巴戟
- 扭筋草
- 小人参
- 铁扇子
- 网脉旋蒴苣苔
- 白榄根
- 干冬菜
- 缩砂蜜
- 秋牡丹根
- 大叶接骨藤
- 牛尾泡
- 戟叶瓦韦
- 毒芹根
- 芸香
- 薯莨
- 杨梅树
- 毛黐头婆
- 一把伞
- 地柏叶
- 车前草
- 刺南蛇藤
- 紫油木皮
- 打箭菊
- 狐心
- 锯叶竹节树
- 青蛙胆
- 黑萼棘豆
- 红马蹄草
- 茎花来江藤
- 乌苏里鼠李树皮
- 松根
- 鹳骨
- 大烟锅草
- 三块瓦
- 华东瓶蕨
- 丁蛎
- 东风草
- 单根木
- 地瓜
- 地瓜根
- 婆罗门皂荚
- 金瓜核
- 丁香露
- 东风橘根
- 地草果
- 冬瓜藤
- 冬青子
- 长刺卫矛
- 鱼腥草
- 吊罗果
- 丁香根
- 丁茄
- 单刀根
- 刺苞南蛇藤
- 肖菝葜
- 美丽胡枝子花
- 臭灵丹
- 心叶忽布
- 九翅豆蔻
- 鸡嗉子根
- 西藏鸡爪草
- 五脉绿绒蒿花
- 紫金牛根
- 广石豆兰
- 网脉橐吾
- 小肺筋草
- 十萼茄
- 山漆树
- 黄花远志
- 蒲黄滓
- 野胡萝卜根
- 拟缺香茶菜
- 白毛草
- 粗糠柴
- 伤寒头
- 降真香
- 可爱花
- 刺血红
- 野核桃油
- 水蛭
- 合欢花
- 乌蛇卵
- 小虎耳草
- 大荨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