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露
《中华本草》:桑叶露
拼音注音
Sānɡ Yè Lù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桑叶的蒸馏液。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rus alba L。采收和储藏:取鲜桑叶和清水置于蒸馏器中,加热蒸馏,收取蒸馏液,分装于玻璃瓶中,封口,灭菌。
原形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15m。树皮灰白色,有条状浅裂;根皮黄棕色或红黄色,纤维性强。单叶互生;叶柄长l-2.5cm;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20cm,宽4-10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锯齿或圆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脉上有短毛,腋间有毛,基出脉3条与细脉交织成网状,背面较明显;托叶披针形,早落。花单性,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排列成穗状葇荑花序,腋生;雌花序长l-2cm,被毛,总花梗长5-10mm;雄花序长1-2.5cm,下垂,略被细毛;雄花具花被片4,雄蕊4,中央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具花被片4,基部合生,柱头2裂。瘦果,多数密集成一卵圆形或长圆形的聚合果,长l-2.5cm,初时绿色,成熟后变肉质、黑紫色或红色。种子小。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山坡、村旁、田野等,多为人工栽培.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形状
性状鉴别 本品为无色液体,透明。气微香,味淡。
性味
辛;性微寒
归经
肝经
功能主治
清肝明目。主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15-30ml。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桑叶露
拼音注音
Sānɡ Yè Lù
别名
上清(《石药尔雅》)。
出处
《纲目拾遗》
来源
为桑科植物桑叶的蒸馏液。
功能主治
《金氏药帖》:"治目疾红筋,去风清热。"
用法用量
内服:炖温,1~2两。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野菱根
- 贯众
- 荜茇根
- 鳕鱼骨
- 雄鸡口涎
- 刺人参
- 锡
- 车螯
- 水丁香
- 东方乌毛蕨叶
- 黄草乌
- 山核桃仁
- 稻谷芒
- 天蓬子根
- 臂形草
- 百部
- 蛇附子
- 黍根
- 血满草
- 辛参
- 红川乌
- 桑芽
- 柳叶卫矛
- 巴豆油
- 刺瓜
- 倒爪草
- 老鼠刺
- 慈乌胆
- 灰凤梨
- 肉根还阳参
- 大树三台
- 无花果叶
- 锯鲨翅
- 鼻血雷
- 苤蓝
- 假鹊肾树
- 绒毛鸭脚木
- 小红苏
- 疳积药
- 矮叶书带蕨
- 桄榔子
- 红毛叶马蹄香
- 白屈菜根
- 歪脖子果
- 白屈菜
- 显脉罗伞
- 小青藤香
- 干檀香叶
- 大红袍
- 两指剑
- 漏斗瓶蕨
- 鄂西天胡荽
- 云豹骨
- 狭叶鸦葱
- 扁豆根
- 松毛火绒草
- 落葵
- 龙鳞草
- 青竹标
- 熊油
- 秦艽
- 大金银花
- 雕爪
- 冬凌草
- 南瓜
- 海蟑螂
- 大薸
- 野京豆
- 大扁竹兰
- 杨梅
- 雪上一枝蒿
- 白刺花
- 银柴胡
- 白鹤灵芝
- 毛苦瓜
- 金丝桃果实
- 乌木屑
- 盘羊睾丸
- 大麦醋糟
- 鸡爪花
- 杨梅树
- 大叶沿阶草
- 肉郎伞
- 四照花
- 大草蔻
- 白花菜
- 红茄苳
- 凤尾搜山虎
- 蓼大青叶
- 田螺
- 云实
- 冷水丹
- 衣鱼
- 水松枝叶
- 野黄麻
- 百眼藤
- 熊尾草
- 野苦瓜
- 昙花茎
- 大铜钱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