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剑蕨
《中华本草》:柳叶剑蕨
拼音注音
Liǔ Yè Jiàn Jué
别名
肺痨草、石虎
出处
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谱》。
来源
药材基源:为剑蕨科植物柳叶敛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xogramme salicifolia (Makino) Makino[Gymnogramme salicifolia Makino]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去须根及叶柄,晒干。
原形态
植株高15-35cm。根茎细弱,长而横走,密被棕褐色、卵状披针形鳞片。叶远生;叶柄长2-5cm,或近无柄,与叶片同色或下部稍带褐色,基部疏被卵状披针形鳞片,向上光滑;叶片近肉质,披针形,长12-30cm,中部宽1-2cm,有时可达3cm,先端长渐尖,向基部渐变狭,常下延全缘,干后稍反卷;中脉上面平坦,下面隆起,不达顶端,小脉网状无内藏小脉。孢子囊群线形,多少下陷叶肉,通常在10对以上,由中脉两侧各成1行;无囊群盖。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200-1200m的山坡树干岩石上。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性味
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主尿路感卵;咽喉肿痛;胃肠炎,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一30g。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根茎:用于痨伤咳嗽。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水梨藤
- 红芋
- 假木通
- 白木
- 蕨根
- 滇榧子
- 黄花独蒜
- 轮环藤
- 竹鱼
- 老枪谷叶
- 鱼香草
- 石刁柏
- 刺南蛇藤
- 打箭菊
- 雨蛙
- 窝儿七
- 百里香叶杜鹃
- 慕荷
- 水莲沙
- 杠香藤
- 一年蓬
- 竹叶兰
- 羊耳菊
- 黄毛山牵牛
- 黄水茄
- 蝴蝶果
- 野苎麻
- 虎睛
- 滇丁香
- 花叶冷水花
- 鸭涎
- 紫花堇菜
- 小酒饼花
- 银丝杜仲
- 藤黄
- 鲤鱼皮
- 凤仙透骨草
- 云南冻青叶
- 黄堇
- 白托柄菇
- 棕榈根
- 云南铁丝莲
- 花叶假杜鹃
- 大脖子药
- 滇常山
- 姜皮
- 榧花
- 滇南寄生
- 黄明胶
- 胆汁
- 石壁莲
- 檵花根
- 石斛
- 珍珠
- 野麦子
- 水苦荬
- 九倒生
- 石菖蒲花
- 姜石
- 黄河裸裂尻鱼
- 小红花
- 甜瓜蒂
- 金棒锤
- 碱蓬
- 斑蝥
- 三叉虎根
- 狗脊
- 竹节蓼
- 茶树根
- 荔枝叶
- 老虎俐根皮
- 蛟龙木
- 树头菜根
- 狗骨节
- 厚叶贯众
- 羊屎果
- 小花黄堇
- 猪毛菜
- 小罗伞
- 水狗子
- 君迁子
- 黄水枝
- 紫苏
- 山杜仲
- 川乌
- 大乌泡根
- 九翅豆蔻
- 紫云英子
- 石鲫
- 葱叶
- 银线草
- 白勒
- 龙脷叶
- 竹叶艾
- 白冷草
- 芦花
- 大理木香
- 水莎草
- 金刚口摆
- 黄花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