檵花根
《中华本草》:檵花根
拼音注音
Jì Huā Gēn
别名
檵花根、土降香
英文名
root of Chinese Loropetalum
出处
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檵木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ropetalum chinense( R. Br.) Oliv.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块,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檵木,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约1-4m。树皮深灰色;嫩枝、新叶、花序、花萼背面和蒴果均被黄色星状毛。叶互生;叶柄长2-3mm;托叶早落;叶片革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5-6cm,宽0.8-2cm,先端短尖头,基部钝,不对称,全缘。花6-8簇生小枝端,无柄;花萼短,4裂;花瓣4,条形,淡黄白色;雄蕊4,花丝极短,花药裂瓣内郑,药隔伸出成刺状;子房半下位,2室,花柱2,极短。木质蒴果球形,长约1cm,褐色,先端2裂。种子2,长卵形,长4-5mm。花期4-5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常生于向阳山坡、路边、灌木林、丘陵地及郊野溪沟边。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中部、南部及西南各地。
形状
性状鉴别,根圆柱形、拐状不规则弯曲或不规则分枝状,长短粗细不一。一般切成块状,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具浅纵纹,有圆形的茎痕及支根痕;栓皮易呈片状剥落而露出棕红色的皮部。体重,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灰黄色或棕红色,纤维性。气微,味淡、微苦涩。
药理作用
1.对子宫的作用:根的煎剂对大鼠、小鼠、豚鼠及家兔的离体子宫均有兴奋作用,使子宫的摆动、张力增加。给母大鼠口服根煎剂20g/kg,连续3周,对由它哺乳之仔鼠的生长发育、体重并无影响。2.对血管的作用:在离体灌流试验中,根的煎剂能扩张大鼠后肢血管,并对抗组织胺引起的水肿;此作用可能系由其中所含鞣质所致。叶的合剂外用于狗的破裂血管,有止血作用。
性味
味苦;涩;性微温
毒性
家兔口服根的煎剂12-25g/kg,连续3天,对BSP潴留串无明显影响;小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为54g/kg,故煎剂毒性很小。
归经
肝;脾;大肠经
功能主治
止血;活血;收敛固涩。主咯血;吐血;便血;外伤出血;崩漏;产后恶露不尽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泄泻;痢疾;白带脱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研末敷。
复方
①治咳血:檵木根四两,水煎服。(《江西草药》)②治脱肛:根木根一两,猪直肠五寸。炖汤,第一次喝汤;第二次连汤内服。(江西《草药手册》)③治妇女白带:根花根二至三两。切片,露七个晚上后,入锅内焙干,再用酒炒三次,同未生过蛋的雌鸡一只(去肠杂),酌加红糖炖熟,分两、三次服(喝汤食肉)。(《福建民间草药》)④治产后恶露不畅:檵花细须根四至五两。加水煎汁冲黄酒一斤,红糖六两,产后第二日起早晚饭前分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⑤治跌打吐血:檵花根或叶,煮猪精肉服。(《湖南药物志》)⑥治齿痛:檵木根一两,鸡、鸭蛋各一枚,煮熟,兑红糖二两服。(《湖南药物志》)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檵花根
拼音注音
Jì Huā Gēn
出处
《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
为金缕梅科植物檵花的根。
药理作用
①对子宫的作用
根的煎剂对大鼠、小鼠、豚鼠及家兔的离体子宫均有兴奋作用,使子宫的摆动、张力增加。给母大鼠口服根煎剂20克/公斤,连续3周,对由它哺乳之仔鼠的生长发育、体重并无影响。
②对血管的作用
在离体灌流试验中,根的煎剂能扩张大鼠后肢血管,并对抗组织胺引起的水肿;此作用可能系由其中所含鞣质所致。叶的合剂外用于狗的破裂血管,有止血作用。
性味
《闽东本草》:"性微温,味苦涩。"
毒性
家兔口服根的煎剂12~25克/公斤,连续3天,对BSP潴留率无明显影响;小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为54克/公斤,故煎剂毒性很小。
归经
《闽东本草》:"入肝、胃、大肠、肾四经。"
功能主治
治咳血,腹痛泄泻,脱肛,肢节酸痛,白带,产后恶露不畅,跌打吐血,齿痛。
《闽东本草》:"健脾化湿,通经活络。治骨节风疼,四肢酸软,腹痛泄泻。"
复方
①治咳血:檵木根四两,水煎服。(《江西草药》)
②治脱肛:檵木根一两,猪直肠五寸。炖汤,第一次喝汤;第二次连汤及肠内服。(江西《草药手册》)
③治妇女白带:檵花根二至三两。切片,露七个晚上后,入锅内焙干,再用酒炒三次,同未生过蛋的雌鸡一只(去肠杂),酌加红糖炖熟,分两、三次服(喝汤食肉)。(《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产后恶露不畅:檵花细须根四至五两。加水煎汁冲黄酒一斤,红糖六两,产后第二日起早晚饭前分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⑤治跌打吐血:檵花根或叶,煮猪精肉服。(《湖南药物志》)
⑥治齿痛:檵木根一两,鸡、鸭蛋各一枚,煮熟,兑红糖二两服。(《湖南药物志》)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秋海棠花
- 剑皮树菌
- 野花椒
- 化橘红
- 大管
- 猫肉
- 黄海葵
- 针砂
- 黄花小二仙草
- 鳖头
- 一枝黄花
- 山胡椒
- 毛血藤
- 一支箭
- 自事口草
- 榼藤子
- 紫玉簪叶
- 散血莲
- 十八症
- 榼藤
- 绿豆芽
- 麻黄
- 白藨
- 木兰皮
- 豆腐浆
- 冷饭果
- 山吴萸果
- 姜花果实
- 三花枪刀药
- 露珠香茶菜
- 鳖甲
- 半枫荷根
- 杯菊
- 软水黄连
- 鼻涕果
- 大板山蚤缀
- 倒插花
- 大叶蒟
- 狗骨节
- 大金牛草
- 风藤草根
- 飞机草
- 甜瓜花
- 苏土藁本
- 芒果核
- 海月
- 石珠
- 菊苣
- 山羊角
- 黑水鸡
- 仰天钟
- 文殊兰
- 人乳汁
- 羊心
- 珠芽半枝
- 岩萝卜
- 玉蜀黍叶
- 紫楠根
- 一口红
- 阴(句黾)
- 牡丹花
- 水晶鱼
- 矮陀陀
- 鲨鱼肝
- 山扁豆
- 螃蟹甲
- 珍珠伞
- 柽柳
- 干檀香根
- 大叶紫珠
- 大叶凤仙花
- 山海螺
- 香加皮
- 野木鱼
- 南天竹叶
- 铁苋
- 湖北地黄
- 藁本
- 密陀僧
- 红沙
- 走茎丹参
- 独脚蟾蜍
- 水底龙
- 卡密
- 脉果漆
- 川谷根
- 鹿靥
- 甘露子
- 塌菜
- 寒莓根
- 松花
- 滨海前胡
- 猴高铁
- 扭肚藤
- 芜菁
- 木瓜核
- 望江南子
- 花叶矮沱沱
- 兜兰
- 龙脷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