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嘴林檎果
《中华本草》:尖嘴林檎果
拼音注音
Jiān Zuǐ Lín Qín Guǒ
来源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尖嘴林檎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us melliana(Hand.Mazz.)Rehd.[Pirus melliana Hand.Mazz.]采收和储藏:8-9月果实成熟时采摘,鲜用或切成纵横切片,晒干。
原形态
尖嘴林檎,灌木或小乔木,高4-10m。小枝微弯曲,幼时微具柔毛,暗灰褐色;冬芽红紫色。叶簇生;叶柄长1.5-2.5cm;托叶线状披针形,全缘,内面微具柔毛;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5-10cm,宽2.5-4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至宽楔形,边缘有圆钝齿。花两性;花序近伞形,有花5-7 朵,花梗长3-5cm;苞片披针形,果落;花直径约2.5cm;萼片5,三角披针形,全缘,内面具绒毛,较萼筒长;花瓣5,倒卵形,紫白色,基部有短爪;雄蕊约30,花丝长短不等;花柱5,基部有白色绒毛,柱头棒状。果实球形,直径1.5-2.5cm,宿萼有长筒,萼片反折,果先端隆起,果心分离,果梗长2-2.5cm。花期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2400m的山地混交林中或山谷沟边。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本品多切成纵横片,直径2-3cm,果皮红棕色或深红色、无斑点。果肉厚,内果皮木化呈杯状,有5室,每1室有种子2颗,有的切片具有宿存花萼,反卷,有毛绒,并有残存花柱,亦具密毛绒。味微酸涩。[br]显微鉴别,粉末特征;红棕色。1.石细胞较多,呈类长方形、圆多角形、类三角或不规则形,大小不等,长35-290μm,直径25-213μm。壁厚薄不均, 8-58μm,木化,孔沟明显,纹孔颖状,大者可见层纹。2.纤维多成束,完整者长条形或长梭形,长至420μm,直径18-35μm,壁厚约至13μm,木化,孔沟较明显。3.淀粉粒较多,主为单粒,呈类球形,直径6-18μm,脐点点状,层纹不明显。复粒由2-3个分粒组成,稀少。4.不含草酸钙结晶。
功能主治
健脾消积。主脾胃虚弱;食积停滞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金花菜
- 茅膏菜
- 金线草
- 黄花地锦苗
- 臭梧桐子
- 杏叶防风
- 高粱泡根
- 药茴香
- 蛤仔壳
- 鸭脚黄边
- 大叶花椒茎叶
- 金金棒
- 木天蓼根
- 金钟茵陈
- 金线草根
- 狭萼半边莲
- 接气草
- 鸡蹼
- 蚕砂
- 吉祥草
- 惊风草
- 锡矿
- 鼠李根
- 丁香露
- 相思子
- 杏仁
- 没食子
- 金针菜
- 金锦香
- 韭菜
- 锯鲨翅
- 榉树皮
- 君迁子
- 锦鸡儿
- 五叶藤
- 景天
- 金石斛
- 嘉兰
- 凹朴皮
- 姜皮
- 臭李子
- 郁金
- 阿氏蒿
- 黄耆茎叶
- 吉利子树
- 吊灯花叶
- 鲫鱼头
- 鸡肉参
- 罗望子
- 虱婆草
- 鸡油菌
- 接骨木叶
- 接骨木根
- 砗磲肉
- 金线兰
- 益母草花
- 椒目
- 尖叶子打虫药
- 珂
- 鸡肾参
- 沙地娃儿藤
- 尖药花
- 建兰根
- 洋虫
- 金顶蘑
- 金腰带
- 姬蕨
- 麂肉
- 白粉蝶
- 石米
- 蓑草根
- 橘红
- 金鸡纳
- 蓝叶藤
- 尖叶唐松草
- 金腰子
- 夜花藤
- 三角风
- 棘豆根
- 黄多孔菌
- 降香
- 水龙胆草
- 番石榴树皮
- 葛仙米
- 锦香草叶
- 锯鲨胆
- 橘皮
- 金鱼
- 接骨树
- 檵花叶
- 尖舌苣苔
- 刺山茶根皮
- 家白蚁
- 墨地
- 金铁锁
- 黄背草
- 吉丁虫
- 尖苞柊叶根
- 金龙胆草
- 戟叶瓦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