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连翘叶
《中华本草》:假连翘叶
拼音注音
Jiǎ Lián Qiáo Yè
别名
番仔刺、篱笆树、洋刺、花墙刺、桐青、白解
英文名
leaf of Creeping skyflower
出处
出自《福建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假连翘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uranta repens L.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假连翘,灌木,植株高15.-3m。枝条常下垂,有刺或无刺,嫩枝有毛。叶对生,稀为轮生;叶柄长约1cm,有柔毛;叶片纸质,卵状椭圆形、倒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6.5cm,宽1.5-3.5cm ,基部楔形,叶缘中部以上有锯齿,先端短尖或钝,有柔毛。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常排成圆锥状;花萼管状,有毛,长约5mm,具5棱,先端5裂,结果时先端扭曲;花冠蓝色或淡蓝紫色,长约8 mm,先端5裂,裂片平展,内外有毛;花柱短于花冠管,子房无毛,核果球形,直径约5mm,熟时红黄色,有光泽,完全包于扩大的宿萼内。花、果期5-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我国南方常见栽增或逸为野生。资源分布:原产热带美洲。
化学成分
叶含高山黄芩素(scutellarein),柳穿鱼素(pectolinarigenin)。
性味
味甘;微辛;性温;小毒
归经
心;肺经
功能主治
散瘀;解毒。主跌打瘀肿,痈肿。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
①治痈肿初起:假连翘鲜叶和红糖捣烂外敷。②治重底(脚底挫伤瘀血或脓肿):假连翘鲜叶适量,红糖五钱,捣烂加热湿敷。(性味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假连翘叶
拼音注音
Jiǎ Lián Qiáo Yè
出处
《福建中草药》
来源
为马鞭草科植物假连翘的叶片。全年可采。
化学成分
叶含叶绿素以及β-胡萝卜素、叶黄素等类胡萝卜素。
性味
甘微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
活瘀消肿。
复方
①治痈肿初起:假连翘鲜叶和红糖捣烂外敷。
②治重底(脚底挫伤瘀血或脓肿):假连翘鲜叶适量,红糖五钱,捣烂加热湿敷。(性味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粳米
- 杜梨
- 假刺藤
- 山龙眼
- 蒟蒻
- 聚藻
- 金星草
- 金刚大
- 九爪龙
- 金刚口摆
- 蟾酥
- 黑心姜
- 酱头
- 紫玉簪叶
- 蕨麻草
- 井底泥
- 卷丝苦苣苔
- 金挖耳
- 假通草树皮
- 筀笋
- 金刀菜
- 秀丽槭
- 椰子浆
- 蒟酱
- 角果木
- 金丝李
- 矩镰荚苜蓿
- 决明子
- 剑叶铁树叶
- 绢毛石花
- 浆包藤
- 金牛草
- 焦栀子
- 金剪刀草
- 江南桤木
- 江西金钱草
- 莳萝子
- 金堂葶苈
- 雷公藤
- 江珧壳
- 酒饼叶根
- 菅茅根
- 卷心菜
- 荚囊蕨
- 假连翘
- 假蒟根
- 结香
- 酱
- 莙荙菜
- 蓟罂粟子
- 金丝梅
- 假山皮条
- 粟糠
- 九翅豆蔻
- 空心花
- 假鹊肾树
- 金棒锤
- 见血住
- 金叶子
- 鲫鱼胆
- 九层风
- 蓟罂粟
- 江南卷柏
- 金慈姑
- 假荆芥
- 聚花风铃草
- 假黄麻
- 金丝杜仲
- 芥菜
- 假木通
- 蕨菜
- 结根草莓
- 礁膜
- 角叉菜
- 节节茶
- 见血飞
- 稷米
- 金果榄
- 金叶柃
- 金丝藤仲
- 结血蒿
- 金匙叶草
- 华南紫萁
- 蠘
- 金冠鳞毛蕨
- 剪红纱花
- 白栎蔀
- 角翅卫矛根
- 江南玄胡
- 角茴香
- 绢毛苣
- 九味一枝蒿
- 牡丹皮
- 假香附
- 竹叶吉祥草
- 筋藤
- 荆三棱
- 荚蒾
- 菊芋
- 罗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