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金钱草
《*辞典》:江西金钱草
拼音注音
Jiānɡ Xī Jīn Qián Cǎo
别名
南昌金钱草(《中药通报》),满天星、野芹菜、破铜钱、小金钱(《江西中药》)。
出处
《中药通报》51:20,1959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白毛天胡荽的全草。4~6月采。
原形态
白毛天胡荽,又名:梅花藻叶天胡荽。
多年生草本。茎细长而匍匐,茎节处生根及叶。叶互生,质薄,叶片肾圆形成圆心脏形,径1~1.5厘米,3~5掌状深裂,几达基部,裂片呈楔形或倒三角形,侧裂片间有一侧或两侧仪裂达基部1/3处,边缘具钝齿,上面无毛,下面及叶柄顶端疏具白色毛茸;叶柄纤弱,长1~5厘米;托叶2,小,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有齿牙,下面有毛茸。伞形花序腋生;总花梗细长,具毛茸;花细小而密集,花柄短;花瓣5,白绿色,有淡红紫晕;雄蕊5;子房下位。双悬果长不及1毫米,心皮每侧有一背棱,表面具疣状突起。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
生于路旁、草地、沟边、湖滩较湿润之处。分布安徽、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产于江西。
形状
干燥全草多缠结成团,根生于茎节,甚纤细,黄棕色,常卷缩弯曲。茎细而扭曲,表面有细纵纹,径约0.1厘米,黄棕色至棕色,易折断,断面淡黄色,可见棕色点状的维管束。叶卷缩成团,苍绿色或焦黄色,展开后,下面可见稀白毛。有时见集成小球团状的花果。气微香,味淡微辛。
性味
《江西中药》:"微甘,寒,无毒。"
功能主治
治砂淋,黄疸,肝炎,肾炎,肝火头痛,火眼。
①《中药通报》:"治肾脏炎,肾结石。"
②《江西中药》:"利湿热。用于砂淋有着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或熬膏。
临床应用
①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
第1天取满天星1两煎服,第2天起加老鸦草(酢浆草)1两煎服,每日1剂,连服半月。治疗5例,均有一定疗效。或以满天星干草2两(小儿减半)煎服,每日1剂,10天为一疗程。并常规配合保肝疗法,治疗60例,痊愈15例,显效25例,好转20例。
②治疗百日咳
取满天星鲜草1两煎服,每日1剂(婴儿减半)。治疗10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1例。
备注
原种植物天胡荽在江西与本品同等入药。详"天胡荽"条。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金石斛
- 蒟酱
- 金锦香
- 锯锯藤
- 韭菜
- 决明子
- 嘉兰
- 金堂葶苈
- 榉树皮
- 矩镰荚苜蓿
- 金荞麦
- 锦鸡儿
- 剑叶铁树叶
- 角果木
- 姜皮
- 金丝李
- 浆包藤
- 金针菜
- 井底泥
- 聚藻
- 假通草树皮
- 卷丝苦苣苔
- 蕨麻草
- 金挖耳
- 九爪龙
- 假连翘叶
- 金丝带
- 金刀菜
- 金星草
- 箭叶苣
- 绛梨木
- 假刺藤
- 劲直酢浆草
- 金兰
- 尖槐藤
- 金刚大
- 惊风草
- 鸡嗉
- 鸡骨菜
- 石蕊
- 鳢鱼胆
- 聚花风铃草
- 锯鲨胆
- 金狮藤
- 锦葵
- 假鹊肾树
- 假黄麻
- 剑叶耳草
- 金棒锤
- 棘豆根
- 九层风
- 锯鲨肝
- 接骨木花
- 江南卷柏
- 金鸡尾
- 锯鲨卵
- 剑叶玉簪
- 蓟罂粟
- 尖叶唐松草
- 金叶子
- 九翅豆蔻
- 假山皮条
- 莙荙菜
- 蓟罂粟子
- 角翅卫矛
- 姜花果实
- 酱
- 金丝梅
- 金刚刺
- 尖顶地星
- 金槐
- 金花茶花
- 积雪草
- 绢毛木姜子
- 交让木
- 荚果蕨贯众
- 金盏菊根
- 金腰带
- 碱黄鹌菜
- 结香
- 金钱草
- 金顶蘑
- 荚囊蕨
- 蒟蒻薯
- 蒺藜苗
- 江珧壳
- 节节花
- 假耧斗菜
- 菊花苗
- 剪夏罗
- 耧斗菜
- 稷米
- 金鱼藻
- 卷伞菌
- 夹蛇龟
- 金果榄
- 蒺藜
- 金匙叶草
- 极丽马先蒿
- 九眼独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