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蛇皮
《中华本草》:水蛇皮
拼音注音
Shuǐ Shé Pí
英文名
Chinese Water snake skin
出处
出自《纲目》。
来源
药材基源:为游蛇科动物水赤链游蛇的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atrix annularis Hallowell采收和储藏:杀水蛇时,剥取皮,烘干。
原形态
水赤链游蛇,体全长62-72cm。背面灰褐色,体侧有二鳞宽、五鳞高的黑色横斑,各黑斑间相隔2-3鳞;这些黑斑向下延伸至腹鳞中间而上,呈左右交互排列。两黑斑间之间隙呈美丽的橙黄色。痕前鳞1,眼后鳞3,偶或4-6;上唇鳞绝大多数为9,多为4-1-4式。体鳞17-19行,肛前偶有16行者,鳞片起棱。腹鳞135-161;尾下鳞39-78。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喜在山涧附近田野及平原田野池沼中生活。多以鳝鱼、泥鳅等为食,也吃蛙类蝌蚪。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性味
甘;平
归经
心经
功能主治
解疮毒。主小儿内疽脓血不止;蛇头疔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包敷;或烧灰油调敷。
各家论述
《纲目》:烧灰油调,敷小儿骨疽脓血不止。又治手指天蛇毒疮。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水蛇皮
拼音注音
Shuǐ Shé Pí
出处
《纲目》
来源
为游蛇科动物水蛇的皮。
原形态
动物形态详"水蛇"条。
功能主治
《纲目》:"烧灰油调,敷小儿骨疽脓血不止。又治手指天蛇毒疮。"
复方
①治小儿骨痛,出血流脓:水蛇皮一个,烧灰,油抹敷疼边。(《海上方》)
②治天蛇毒疮:用水蛇一条,去头尾,取中截,如手指长,剖去骨肉,以蛇皮包手指,自然束紧,以纸外裹之。(《刘长春经验方》)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淡竹叶
- 台湾千金藤
- 岩泽兰
- 郁李仁
- 光叶水苏
- 伞花绢毛菊
- 巴豆油
- 白鹇
- 兰花
- 水胡满
- 水芹
- 柿饼
- 水木草
- 山菠萝根
- 水百合
- 山黄瓜
- 扇叶阴地蕨
- 核桃楸
- 水栀叶
- 红升麻
- 海南三七
- 红紫苏
- 山莓
- 水田七
- 山铁树叶
- 山鸡蛋
- 灰叶南蛇藤
- 杉塔
- 水伤药
- 水松球果
- 水梨藤
- 海鳗胆
- 山麻
- 海带根
- 红筷子
- 海盘车
- 水毛花
- 山藤藤果
- 水皂角子
- 杉寄生叶
- 红吹风
- 水冬瓜根
- 水晶鱼
- 水案板
- 树刁
- 水八角莲
- 红白二丸果
- 山蜡梅
- 水胡满根
- 火秧竻蕊
- 柿寄生
- 红土子
- 河豚子
- 红毛对筋草
- 水曲柳
- 海藻
- 山野芋
- 淮山
- 灰藋子
- 梳篦叶
- 海南蒟
- 水仙桃
- 海浮石
- 山药
- 水皂角
- 束花石斛
- 柿蒂
- 山萩
- 海鳗
- 水珠草
- 水莲沙
- 杉叶
- 柿皮
- 桦树液
- 红枫荷
- 水八角
- 红线麻
- 山荸荠
- 火油草
- 树火麻
- 活血连
- 红母鸡草
- 山蒜
- 水湿柳叶菜
- 海鹞鱼尾刺
- 火焰兰
- 火焰草
- 灰钉
- 柿根
- 槐米
- 桑鳸
- 环草石斛
- 红叶铁线莲
- 水半夏
- 海桑
- 滑背草鞋根
- 水翁花
- 火索麻
- 灰蓟
- 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