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芋
《中华本草》:山野芋
拼音注音
Shān Yě Yù
别名
水芋、象耳芋、抬板七、抬板蕉、滴水芋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大野芋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ocasia gigantea(Bl.)Hook.f.[Caladeium giganteum Bl.ex Hassk.]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鲜用。
原形态
大野芋,多年生草本。根茎直立,倒圆锥形,粗3-9cm,长5-10cm。叶丛生;叶柄淡绿色,具白粉,长可达1.5m,下部1/2鞘状,闭合;叶片盾状,着生,长圆状心形、卵状心形,长可达1.3m,宽可达1m,边缘波状,基部裂片圆形。花序柄近圆柱形,常5-8枚并列于同一叶柄鞘内,先后抽出,长30-80cm,粗1-2cm,每一花序柄围以1枚鳞叶;鳞叶膜质,披针形,渐尖,长与花序柄近相等,背部有2条棱凸。佛焰苞长12-24cm;管部绿色,椭圆状,长3-6cm,粗1.5-2cm,席卷;檐部长8-19cm,粉白色,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基部兜状,舟形展开,直立;肉穗花序长9-12cm,雌花序圆锥形,奶黄色,基部斜截形;不育雄花棱柱状,雄蕊4,药室 粗1-2cm;能育雄花序长5-14cm,雄花棱柱状,雄蕊4,芭室长圆柱形;附属器极船厂 小,锥形。浆果圆柱形,长5mm;种子多数,纺锤形,有多条明显的纵棱。花期4-6月,果期9月成熟。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700m垢沟谷地带,特别是石灰岩地区。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功能主治
解毒;消肿止痛。主疮疡肿毒;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扭筋草
- 龙利叶花
- 鯆鱼
- 鞘菝葜
- 蝮蛇
- 白背枫
- 狼油
- 玳瑁
- 白刺花
- 荔枝草
- 鷩雉
- 独龙
- 蛤蜊粉
- 麦撇花藤
- 带刺马鞭
- 附子
- 木瓜核
- 蟋蟀
- 亮叶桦
- 救必应
- 锦葵
- 珠子参
- 川滇桤木
- 火炭母草
- 护心草
- 黑头草
- 尖尾风
- 都咸子
- 海龙
- 水马桑
- 蜗牛
- 化血胆
- 苦草
- 蜂胶
- 蝈蝈
- 五香血藤
- 阔叶十大功劳
- 猕猴桃藤中汁
- 血党
- 黄花鸢尾
- 大肺经草
- 鸡血七
- 满树星
- 千里光
- 麝香壳
- 地下明珠
- 木槿根
- 野木瓜
- 树腰子
- 竹林消
- 苞叶木
- 菠萝皮
- 地牯牛
- 红椋子
- 臭黄荆根
- 滇南美登木
- 祁州一枝蒿
- 麻柳树根
- 华山矾根
- 柽柳
- 剪刀草
- 无漏子
- 木半夏根
- 斩龙草
- 蜥蜴
- 石青菜
- 多蕊蛇菰
- 脉耳草
- 炙红芪
- 单叶铁线莲
- 藤梨根
- 灯心草
- 黄葛树
- 硼砂
- 黄杨
- 药用倒提壶
- 苦楝花
- 地龙
- 大鲵
- 木馒头
- 野靛青
- 藿香
- 马蹄细辛
- 猫儿屎果
- 乌榄核
- 乌桕木根皮
- 铧头草
- 狗骨
- 鳝鱼
- 大叶刺篱木叶
- 水鳖蕨
- 桦菌芝
- 小草
- 小茅香
- 铁草鞋
- 追风伞
- 牛金子
- 地骷髅
- 山羊肝
- 过墙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