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花鞘花
《中华本草》:双花鞘花
拼音注音
Shuānɡ Huā Qiào Huā
别名
八角寄生、二苞鞘花
出处
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双花鞘花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crosolen bibracteolatus(Hance)Danser[Loranthus bibracteolatus Hance]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扎成束,晾干。
原形态
灌木,高0.3-1m。全株无毛。小枝灰色。叶对生;叶柄短,长2-5mm;叶片革质,卵形、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长8-12cm,宽2-5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稀略钝,基部楔形,中脉两面均凸起,侧脉较密,明显或不明显。伞形花序,l-4个腋生或生于小枝已落叶腋部,具花2朵,总花梗长约4mm,花梗长4mm;苞片半圆形,长约1mm;小苞片2枚,合生,近圆形,长1mm;花托圆柱状;副萼杯状;花冠红色,长3.2-3.5cm,裂片6枚,披针形,长约1.4cm,反折,青色;花柱线状,近基部具关节,柱头头状。浆果长椭圆形,长约9mm,直径7mm,红色,果皮平滑,宿存花柱基喙状。花期11-12月,果期12月至翌年4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800m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寄生于樟属、山茶属、五月茶属、灰木属等植物上。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贵州、云南等地。
功能主治
祛风湿。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全株:有祛风的功能。用于风湿痛。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蓝茶
- 地棠花
- 金瓜草
- 二叶舌唇兰
- 辉葱
- 蝼蛄虾
- 护心草
- 青箭杆草
- 玉屑
- 麻牛膝
- 止血丹
- 节节花
- 山狸子骨
- 栗叶
- 六月寒
- 荠宁
- 黄山鳞毛蕨
- 曲花紫堇
- 牡蒿
- 炙甘草
- 云朴
- 焮麻
- 牧马豆
- 梨果榕
- 亮叶冬青根
- 紫花络石
- 鱼尾葵
- 黄葛树
- 大苞寄生
- 半蒴苣苔
- 铁骨银参
- 番石榴根
- 熊脂
- 多鳞鳞毛蕨
- 黄唇鱼肝
- 檰芽
- 安息香
- 一枝香
- 麻雀脑
- 白常山
- 莲子草
- 紫花鱼灯草
- 蛟龙木
- 牛心果
- 野黄皮
- 狗仔花
- 坡参
- 小二仙草
- 序梗女贞
- 西洋菜干
- 山柳
- 观音竹
- 堆莴苣
- 冷蕨
- 双肾藤
- 马蹄金
- 土田七
- 中华石楠果
- 虎耳还魂草
- 芭蕉子
- 华东膜蕨
- 桑叶露
- 鸡爪枝皮
- 雪三七
- 紫藤根
- 野厚朴
- 苦良姜
- 棵麻
- 石龙子
- 土细辛
- 凉粉草
- 薏苡根
- 油草
- 牛黄
- 摇钱树
- 过江龙
- 苍蝇草
- 桑椹
- 秘鲁香胶
- 羚羊肉
- 薜荔汁
- 鳙鱼头
- 艾纳香根
- 鹿茸
- 连香树
- 老鸦胆叶
- 桃奴
- 蓼螺
- 马唐
- 鲛鱼皮
- 野丁香
- 矮柳穿鱼
- 龟版胶
- 大叶樟
- 含羞草根
- 匍伏堇
- 菠萝皮
- 桑螵蛸
- 大叶刺篱木叶
- 水冬瓜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