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嗓管树
《*辞典》:牛嗓管树
拼音注音
Niú Sǎnɡ Guǎn Shù
别名
撒罗夷、马耳子果、蜜心果、鼻涕果、粘心果(《云南中草药选》),野枇杷、大叶杜仲(《红河中草药》)。
出处
《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
为猕猴桃科植物澜沧水东哥的树皮。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常绿小乔木,高4~10米。茎多分枝,枝褐色,中空。叶互生,革质,长圆形,长约30厘米,宽约10厘米,上面绿色,下面淡褐色,边缘有细锯齿,侧脉达30余对,近平行,在叶背面突出;叶柄长2~4厘米。花阔钟形,粉红色,径约1厘米;圆锥花序腋生,长30~40厘米。果球形,径约1厘米,红褐色,浆果状,熟时发粘,甜而可食。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
生于沟边或密林中。分布云南、广西等地。
性味
①《云南中草药选》:"甘微涩,平。"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性凉,味酸。"
功能主治
①《云南中草药选》:"散瘀活血。治骨折,跌打损伤,慢性骨髓炎。"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止血生肌,散瘀消肿。治骨折,跌打伤,创伤出血,尿淋。"
③《红河中草药》:"治痈疮、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内眼:煎汤,3~5钱。
复方
治关节脱臼后肿痛:鼻涕果、鱼子兰,同捣烂敷患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备注
同属植物锥序水东哥亦同等入药。其主要区别为小枝及叶片下面沿脉被鳞片状糙伏毛。分布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西部。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红毛叶马蹄香
- 血见愁
- 泡掌筒
- 石风车子叶
- 四照花果
- 大蝎子草
- 糙叶千里光
- 散血藤
- 无患子皮
- 鸨油
- 石刁柏
- 枣核
- 田唇乌蝇翼
- 打箭菊
- 盒果藤
- 猪大肠
- 野凤仙花
- 连香树
- 尖山橙
- 亮叶冬青
- 无患树蔃
- 还亮草
- 匙叶伽蓝菜
- 羊蹄甲
- 海南地不容
- 岩泽兰
- 金边龙舌兰
- 狐心
- 剑皮树菌
- 红鬼笔
- 灵猫香
- 雪猪骨
- 草原老鹳草
- 翅茎蜂斗草
- 肾果小扁豆
- 土玉桂
- 野辣烟
- 钩石斛
- 叶底红
- 渐尖叶独活
- 橙子核
- 葛叶
- 狸尾草
- 刺蓬花
- 春花胡枝子
- 紫阳花
- 华凤仙
- 黄花仔
- 大枣
- 接骨木叶
- 鸭肫衣
- 蝴蝶树
- 草木灰
- 七角白蔹
- 煨姜
- 甜地丁
- 管仲
- 臭菘种子
- 蜀葵花
- 益母草
- 母草
- 宜昌荚蒾叶
- 钮子药
- 三花枪刀药
- 甜瓜花
- 山核桃皮
- 网脉山龙眼
- 无患树皮
- 亚黑管菌
- 羊七莲
- 庐山香科科
- 淡竹叶
- 戴胜
- 一口红
- 白粱米
- 对节叶根
- 金钱苦叶草
- 藏青杠
- 女金芦
- 羊角扭
- 滑叶木通
- 眼睛草
- 理石
- 猫头
- 奶浆参
- 老米酒树
- 木瓜根
- 博落回
- 海桑
- 火把花
- 桂花枝
- 库页悬钩子根
- 番木瓜叶
- 红牛尾七
- 三丫苦叶
- 南天竹梗
- 人面子叶
- 杨梅树皮
- 粗叶卷柏
- 甜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