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
《中华本草》:枣核
拼音注音
Zǎo Hé
英文名
Seed of Common Jujube, Seed of Chinese Date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
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 jujuba Mill.的果核。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iziphus jujuba Mill.采收和储藏:加工枣肉食品时,收集枣核。
原形态
枣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0m。有长枝、短枝和新枝,长枝平滑,无毛,幼枝纤细略呈“之”形弯曲,紫红色或灰褐色,具2个托叶刺,长刺可达3cm,粗直,短刺下弯,长4-6mm;短枝短粗,长圆状,自老枝发出;当年生小枝绿色,下垂,单生或2-7个簇生于短枝上。单叶互生,纸质,叶柄长1-6mm,长枝上的可达1cm;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长3-7cm,宽2-4cm,先端钝圆或圆形,具小尖头,基部稍偏斜,近圆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沿脉被疏柔毛;基生三出脉。花黄绿色,两性,常2-8朵着生于叶腋成聚伞花序;萼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花瓣5,倒卵圆形,基部有爪;雄蕊5,与花瓣对生,着生于花盘边缘;花盘厚,肉质,圆形,5裂;子房2室.与花盘合生,花柱2半裂。核果长圆形或长卵圆形,长2-3.5cm,直径1.5-2cm,成熟时红色,后变红紫色,中果皮肉质、厚、味甜,核两端锐尖。种子扁椭圆形,长约1cm。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m以下的山区、丘陵或平原,全国各地广为栽培,栽培品种甚多。资源分布:原产我国,现亚洲、欧洲、和美洲常有种植。
性味
苦;平
归经
肝;肾经
功能主治
解毒;敛疮。主臁疮;牙疳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烧后研末敷。
各家论述
1.《名医别录》:三岁陈核中仁,燔之,味苦,主腹痛邪气。2.《本草纲目》:核,烧、研,掺胫疮良。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枣核
拼音注音
Zǎo Hé
出处
《别录》
来源
为鼠李科植物枣的果核。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大枣"条。
性味
《纲目》:"燔之,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
治胫疮,走马牙疳。
①《别录》:"三岁陈核中仁,燔之,味苦,主腹痛邪气。"
②《纲目》:"核,烧、研,掺胫疮良。"
复方
①治走马牙疳:陈年南枣核,,娆灰研求掺之。(王坫桂《不药良方》)
②治跟疾红线锁目:取南枣核二十一粒,将核截两端去仁净,以铜绿塞孔中,仍将枣核合上,以纸封贴,一起放炉中烧红取出,以碗盖存性。每日只用七个,研极细末,谓乳汁抹三日。(《纲目拾遗》)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三台红花
- 小檗
- 海柳
- 红花苗
- 粉团花
- 白牛尾七
- 蝈蝈
- 酒瓶花
- 红毛五加皮
- 苦荞麦
- 燕麦草
- 猫肝
- 束花石斛
- 细梗胡枝子
- 虎耳兰
- 灯心草
- 毛水苏
- 飞扬草
- 朴消
- 猬心肝
- 蛇胆
- 甜地丁
- 兴安薄荷
- 马尿泡
- 眼睛草
- 篦梳剑
- 天文草
- 白马阴茎
- 山黄豆藤
- 鼠李
- 马醉木
- 蟹
- 柠条
- 地柏枝
- 麻雀肉
- 蜈蚣七
- 五代同堂根
- 紫苏子
- 红骨参
- 綟木
- 海龙
- 杨梅叶蚊母树根
- 银鲛
- 银牙莲
- 细叶草乌
- 铁鞭草
- 天萝水
- 痢止蒿
- 止痢蒿
- 毛五加皮
- 岭南铁角蕨
- 石南
- 交连假瘤蕨
- 红黑二丸
- 鹳肉
- 山芹
- 郎伞木
- 羊肚菜
- 大浮萍
- 矮脚罗伞
- 金荞麦茎叶
- 滇南鸟足兰
- 尖叶铁扫帚
- 陈冬菜卤汁
- 臭梧桐花
- 滇常山花
- 黑点草
- 黄花獐牙菜
- 蓬莱草
- 大苞芹
- 软水黄连
- 土瓜
- 刺糖
- 獾骨
- 榧花
- 绿萼梅
- 银朱
- 鸦葱
- 崖松
- 声色草
- 黄栎
- 野牡丹
- 水蛭
- 蚌泪
- 湖瓜草
- 鳝鱼骨
- 钗子股
- 密花树
- 井底泥
- 大叶紫苏
- 柏子仁
- 禾叶墨斛
- 杧果核
- 蚕退纸
- 凤尾铁角蕨
- 粪箕笃
- 翻白柴
- 高山栲
- 台湾土豆蔻
- 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