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
《中华本草》:枣核
拼音注音
Zǎo Hé
英文名
Seed of Common Jujube, Seed of Chinese Date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
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 jujuba Mill.的果核。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iziphus jujuba Mill.采收和储藏:加工枣肉食品时,收集枣核。
原形态
枣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0m。有长枝、短枝和新枝,长枝平滑,无毛,幼枝纤细略呈“之”形弯曲,紫红色或灰褐色,具2个托叶刺,长刺可达3cm,粗直,短刺下弯,长4-6mm;短枝短粗,长圆状,自老枝发出;当年生小枝绿色,下垂,单生或2-7个簇生于短枝上。单叶互生,纸质,叶柄长1-6mm,长枝上的可达1cm;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长3-7cm,宽2-4cm,先端钝圆或圆形,具小尖头,基部稍偏斜,近圆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沿脉被疏柔毛;基生三出脉。花黄绿色,两性,常2-8朵着生于叶腋成聚伞花序;萼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花瓣5,倒卵圆形,基部有爪;雄蕊5,与花瓣对生,着生于花盘边缘;花盘厚,肉质,圆形,5裂;子房2室.与花盘合生,花柱2半裂。核果长圆形或长卵圆形,长2-3.5cm,直径1.5-2cm,成熟时红色,后变红紫色,中果皮肉质、厚、味甜,核两端锐尖。种子扁椭圆形,长约1cm。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m以下的山区、丘陵或平原,全国各地广为栽培,栽培品种甚多。资源分布:原产我国,现亚洲、欧洲、和美洲常有种植。
性味
苦;平
归经
肝;肾经
功能主治
解毒;敛疮。主臁疮;牙疳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烧后研末敷。
各家论述
1.《名医别录》:三岁陈核中仁,燔之,味苦,主腹痛邪气。2.《本草纲目》:核,烧、研,掺胫疮良。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枣核
拼音注音
Zǎo Hé
出处
《别录》
来源
为鼠李科植物枣的果核。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大枣"条。
性味
《纲目》:"燔之,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
治胫疮,走马牙疳。
①《别录》:"三岁陈核中仁,燔之,味苦,主腹痛邪气。"
②《纲目》:"核,烧、研,掺胫疮良。"
复方
①治走马牙疳:陈年南枣核,,娆灰研求掺之。(王坫桂《不药良方》)
②治跟疾红线锁目:取南枣核二十一粒,将核截两端去仁净,以铜绿塞孔中,仍将枣核合上,以纸封贴,一起放炉中烧红取出,以碗盖存性。每日只用七个,研极细末,谓乳汁抹三日。(《纲目拾遗》)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天目木姜叶
- 羊血
- 龙脑香子
- 山尖菜
- 肉半边莲
- 垂果大蒜芥
- 姜三七
- 岩青兰
- 南瓜根
- 蓝花棘豆
- 槐胶
- 阿魏侧耳
- 翠雀花
- 祖师麻
- 吴茱萸根
- 窝儿七
- 椒蒿
- 夏蜡梅
- 朱砂
- 天目琼花
- 桑叶露
- 掐不齐
- 九牛力
- 竹叶子
- 假芫茜
- 梅叶
- 山小橘
- 山羊耳
- 抱树莲
- 合萌叶
- 水湿柳叶菜
- 榔榆叶
- 水皂角子
- 苕叶细辛
- 西瓜子仁
- 栝楼皮
- 九头草
- 烧伤藤
- 狭叶山胡椒
- 紫青藤根
- 山花生
- 青通草
- 小草寇
- 双肾子
- 粽巴叶
- 苦丁
- 黑面叶
- 白千层
- 白腹锦鸡
- 牛戳口
- 蝎子七
- 活血连
- 狮子草
- 骆驼蹄瓣
- 红辣树根
- 灵香草
- 茅栗仁
- 刺桐花
- 香菇
- 玉米轴
- 木麻黄
- 昙花茎
- 青钱柳叶
- 柳叶菜根
- 剪夏萝
- 半枫荷根
- 铁力木
- 白降丹
- 驴头
- 硫黄
- 海月壳
- 鸭血
- 榧根皮
- 刺通草
- 刺榆
- 皱叶变豆菜
- 广西过路黄
- 拟缺香茶菜
- 芭茅
- 肿节风
- 小喇叭
- 云南五叶参
- 福参叶
- 鹿角胶
- 辛夷
- 鲨鱼肉
- 大一箭球
- 石防风
- 麻栎
- 大苞芹
- 三角叶风毛菊
- 牡狗阴茎
- 红背酸藤
- 孔公孽
- 旱田草
- 野猪蹄
- 屏风草
- 南瓜七
- 透明草
- 旋花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