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瓦韦
《中华本草》:大瓦韦
拼音注音
Dà Wǎ Wéi
别名
金星凤尾草、凤尾金星、岩巫散、观音旗、黄瓦韦
来源
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大瓦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isorus macrosphaerus(Bak.)Ching[Polypodium macrosphaerum Bak.]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植株高25-65cm。根茎横生,密被卵形鳞片,钝头,全缘。叶远生;叶柄长5-15cm,以关节着生于根状茎;叶片革质,披针形,长20-50cm,渐尖头,向基部渐变狭,楔形下延,有软骨质的狭边,干后反卷;叶脉较明显,侧脉隆起,网眼内藏小脉通常分枝;叶片背面疏生鳞片;孢子囊群大,椭圆形,通常近叶边着生,在两侧时边各成1行,幼时有盾状隔丝覆盖。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2300m的山地树干或石上。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宁夏、浙江、江西、湖南、广西等地。
性味
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祛湿;止血。主暴赤火眼;翳膜遮睛;热淋;水肿;血崩;月经不调;疔疮痈毒;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
其叶披针形而长,叶缘生有黄色孢子囊群如金星,故称金星凤尾草。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小二仙草
- 山紫菀
- 荠菜子
- 圣罗勒
- 细沙虫草
- 旋花
- 山蚂蝗
- 光叶海桐根
- 九节菖蒲
- 马桑根
- 山尖菜
- 将军树
- 海莲果
- 豆列当
- 甘肃棘豆
- 三台红花
- 糯米
- 棕叶芦
- 石楠
- 土半夏
- 漆大姑根
- 秋葡萄茎
- 大花素馨花
- 海白石
- 六方藤
- 粘毛黄花稔
- 线叶蚤缀根
- 湖北海棠
- 芒叶小米草
- 大叶凤仙花
- 黄花稔
- 阴阳枫
- 黄开口
- 川乌
- 山藤藤果
- 山吴萸
- 苏铁花
- 野茉莉
- 牛齿
- 狭眼凤尾蕨
- 大千生
- 米露
- 大叶井口边草
- 苏土藁本
- 蕨萁
- 铁草鞋
- 望月砂
- 过岗龙
- 骆驼蹄瓣
- 地仙桃
- 古山龙
- 白鹤灵芝
- 柳叶亚菊蒿
- 竹精
- 钟萼木
- 小接骨丹
- 黄山鳞毛蕨
- 狗娃花
- 黄茄花
- 望江南
- 山桂皮
- 蜀葵叶薯蓣
- 野丁香根
- 毛叶黄杞
- 水紫菀
- 黄果茄
- 石龙刍
- 代代花枳壳
- 广州山柑
- 草果
- 胡桃仁
- 蜜蜂房
- 东北延胡索
- 人参
- 化橘红
- 岩白菜
- 棣棠花
- 沙红柳
- 胡麻仁
- 硬飘拂草
- 白龙穿彩
- 鸡桑根
- 狨
- 毛叶柿叶
- 秋木瓜
- 大浮萍
- 粗梗黄堇
- 荔枝壳
- 大叶黄杨根
- 胡芦巴
- 刺苞南蛇藤叶
- 高山金挖耳
- 三丫苦叶
- 黄藁本
- 红花鹅掌柴
- 刺茶美登木
- 小白撑
- 木竹子
- 地钱
- 母猪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