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竹
《全国中草药汇编》:刚竹
拼音注音
Gānɡ Zhú
别名
斑竹、桂竹、箭竹、尖竹、台竹、鬼角竹、网苦竹
来源
禾本科刚竹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Sieb. et Zucc.,以根、果实入药。
生境分布
华东、四川。
性味
淡、微苦,寒。
功能主治
袪风热,通经络,止血。主治风热咳嗽,气喘,四肢顽痹,筋骨疼痛,妇女血崩。
用法用量
根0.5~1两;果实炒炭存性研细末,0.5~2两,吞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牛大力
- 无花果
- 藤本夜关门
- 柞木叶
- 潺槁树
- 薏苡叶
- 玉米
- 光果南蛇藤
- 蝴蝶花
- 飞龙掌血
- 咳喘木
- 降香
- 口蘑
- 岩枣树
- 槟榔花
- 土槿皮
- 鹦鹉
- 天王七叶
- 小茅香
- 牛肋巴
- 苍山黄堇
- 蛇头草
- 华东木蓝
- 杏仁
- 玉簪
- 蛇疙瘩
- 野苦瓜
- 羊蹄草
- 蜂房
- 一碗水
- 泽泻实
- 水蛭
- 驹胞衣
- 野席草根
- 满天星
- 水毛花根
- 糯米团
- 东菊
- 飞燕草
- 芸苔
- 黄背草
- 土一枝蒿
- 西北莸
- 朱唇
- 金橘叶
- 羊舌树
- 鹿蹄肉
- 滇瑞香
- 念珠根黄芩
- 凤尾参
- 山核桃仁
- 桂丁
- 虎尾轮根
- 马桂花
- 松节油
- 毛黐头婆
- 万年蒿
- 粉叶地锦
- 地钱
- 黄龙须
- 老虎耳根
- 公鱼
- 雷丸
- 土玉桂
- 老鼠脚迹
- 小棕皮头
- 岩豆
- 腐巴
- 甘露子
- 蜈蚣七
- 大草乌
- 芍药花
- 红轮千里光
- 葫芦巴
- 蛇附子
- 兰花参
- 大叶钓樟
- 糯稻根
- 紫萁贯众
- 鸡脑
- 绣球防风
- 蒺藜苗
- 蛇眼草
- 胡麻花
- 水栀
- 大理菊
- 鹤骨
- 飞蛾藤
- 粘毛黄花菍
- 鸡公柴果
- 大绿藤
- 黑及草
- 乌棒子
- 水慈姑
- 拟缺香茶菜
- 臭蒿
- 文冠果
- 甘遂
- 拦路虎
- 桂花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