蘡薁藤
《中华本草》:蘡薁藤
拼音注音
Yīnɡ Yù Ténɡ
别名
野葡萄藤、接骨藤、甘古藤、酸古藤、禾黄藤、禾花子藤、猫耳藤、山红羊、山苦瓜、小平布藤、野桑叶
来源
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蘡薁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adstricta Hance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妆,茎切片或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蘡薁 木质藤本。幼枝有锈色或灰色绒毛;卷须有1分枝或不分枝。单叶互生;叶柄长1-3cm;叶片宽卵形,长4-8cm,宽2.5-5cm,3深裂,中央裂片菱形,再3裂或不裂,有少数粗牙齿,侧生裂片不等2裂或不裂,上面疏生短毛,下面被锈色或灰色绒毛。花杂性,异株,圆锥花序长5-8cm,轴和分枝有锈色短柔毛;花直径约2mm,无毛;花萼盘形,全缘;花瓣5,早落;雄蕊5。浆果球形,熟时紫色,直径8-10mm。花期4-5月,果期5-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及台湾、湖北、四川等地。
性味
味甘;淡;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祛湿;止血;解毒消肿。主淋病;痢疾;崩漏;哕逆;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瘰疬;湿疹;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取汁点眼、滴耳。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豆列当
- 狭叶海金沙
- 红丝线
- 铁骨银参
- 对叉疔药
- 小黑药
- 庵 (艹闾)
- 一枝蒿
- 白脂麻
- 瓶耳小草
- 泽兰
- 乌鸦肉
- 左黑果
- 阴香皮
- 杜鹃花叶
- 胡莲
- 驳骨丹
- 白皮
- 梨皮
- 小贯众
- 水丁香
- 车前子
- 野油麻
- 孩儿茶
- 旋花苗
- 蛇含石
- 木椒根
- 水边指甲花
- 丁癸草
- 华南铁角蕨
- 园金柑
- 莱菔缨
- 鄂报春
- 腊梅
- 驴蹄
- 百药煎
- 马蹄金
- 赪桐叶
- 白金古榄
- 八角莲
- 棱枝槲寄生
- 向日葵叶
- 白背三七
- 苦菜花子
- 黄珠子草
- 青丝龙
- 苦天茄叶
- 川芎
- 珊瑚冬青
- 红毛叶马蹄香
- 榕树果
- 糖橘红
- 催吐萝芙木
- 薄荷素油
- 黄花夹竹桃
- 角花翠雀
- 大树三台
- 过塘蛇
- 扁蒲扇
- 云南仙人掌
- 越瓜
- 罗平蓟
- 葱叶
- 鸡脑
- 千斤拔
- 粗腿羊肚菜
- 滑石
- 三月泡
- 苏铁根
- 鲫鱼头
- 黄花菜子
- 胃友果
- 柳白皮
- 清香桂
- 睡菜根
- 中亚天仙子
- 雉
- 苍术
- 越南悬钩子
- 梅根
- 睡菜
- 伤寒草根
- 毛千屈菜
- 七角白蔹
- 凤仙花
- 对节树根
- 海决明
- 苍山黄堇
- 小蓑衣藤
- 酱头
- 野罂粟壳
- 五色梅
- 梨树根
- 米油
- 鹿胆
- 偷筋草
- 乌饭子
- 南方荚蒾
- 五叶泡
- 红皮云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