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菜根
《中华本草》:睡菜根
拼音注音
Shuì Cài Gēn
别名
过江龙
出处
出自《吉林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睡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neyanthes trifoliata 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多年生沼生植物。具长的匍匐根状茎,节上有膜质鳞片。叶为基生叶,托出水面;三出复叶,叶柄长12-30cm,小叶无柄;叶片椭圆形,长2.5-8cm,宽1.2-4cm,先端钝圆,基部楔形,全缘或边缘微波状,中脉明显。花葶由根茎中抽出,高30-35cm,总状花序;花梗长1-1.8cm,基部有一卵形的苞片;花萼筒甚短,长4-5mm,5深裂至基部,裂片卵形,花白色,花冠漏斗状,长1.4-1.8cm,5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上部内面具白色长流苏状毛;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中部;子房椭圆形,无柄,花柱线形,柱头2裂。蒴果球形,长6-7mm。种子膨胀,圆球形。花、果期5-7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50-3600m的沼泽中成群落生长。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西南及河北、浙江等地。
化学成分
根茎含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睡菜根甙甲(menthiafolin),睡菜苦甙(foliamenthin),二氢睡菜苦甙(dihydro-foliamenthin)[1],睡菜皂甙(menyanthoside)[2]。
性味
甘;微苦;性平
归经
肺;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
润肺止咳;利尿消肿;降血压。主咳嗽;水肿;风湿痛;高血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者30g;或捣汁。
复方
①润肺止咳: 鲜过江龙一两(干者五钱)。炖肉吃或煎水吃。 (《贵阳民间药草》)②消湿肿,治风湿痛: 过江龙、通花根各五钱(于的)。煎水吃。 (《贵阳民间药草》)③治高血压: 睡菜根五钱。捣汁, 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睡菜根
拼音注音
Shuì Cài Gēn
别名
过江龙(《贵阳民间药草》)。
出处
《吉林中草药》
来源
为龙胆科植物睡菜的根茎。全年可采。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睡菜"条。
化学成分
根茎含白桦脂酸。又含睡菜根甙甲,睡菜根甙乙及双氧睡菜根甙乙。
性味
《贵阳民间药草》:"甘微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
润肺,止咳,消肿,降血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1两)。
复方
①润肺止咳:鲜过江龙一两(干者五钱)。炖肉吃或煎水吃。(《贵阳民间药草》)
②消湿肿,治风湿痛:过江龙、通花根各五钱(干的)。煎水吃。(《贵阳民间药草》)
③治高血压:睡菜根五钱。捣汁,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木防己花
- 水竹叶
- 水翁叶
- 越橘叶
- 朝鲜一枝黄花
- 小山豆根
- 护耳草
- 多花八角莲
- 窿缘小叶桉
- 米油
- 癞树叶
- 礞石
- 小金梅草
- 甜瓜蒂
- 山鸢尾花
- 西瓜
- 水金凤茎叶
- 山檨叶泡花树
- 黄花鼠尾草
- 大荃麻
- 甜瓜叶
- 秃房茶子
- 小功劳
- 玉兰花
- 光叶闭鞘姜
- 省藤
- 蒙自草胡椒
- 花叶子
- 野棉花
- 天竺子
- 楤叶悬钩子
- 灰凤梨
- 小旋花
- 柠条花
- 树头发
- 蕙兰
- 水半夏
- 水团花根
- 白蝶花
- 番荔枝根
- 木竹子油
- 一窝鸡
- 美人蕉
- 茉莉花
- 寒水石
- 野花椒皮
- 小石仙桃
- 石上莲
- 水茄冬子
- 烟胶
- 水麻叶
- 石斑鱼
- 垂穗荛花
- 胡麻叶
- 野把子
- 松节
- 观音莲
- 凤眼果
- 红椽木子
- 老虎俐
- 对叶散花
- 游草
- 五爪金龙花
- 土千年健叶
- 黄脚鸡
- 睡莲
- 红粉
- 银不换
- 土茯苓
- 水蓼根
- 甘蔗滓
- 岗梅根
- 太白三七
- 兰花
- 果上叶
- 梅花
- 棉团铁线莲
- 野三七
- 莲生桂子草根
- 环纹苦乳菇
- 水马桑枝叶
- 画眉草
- 蒌油
- 旱金莲
- 蜡梅花
- 山水芹菜
- 岗边菊
- 明胶
- 七叶仔
- 胖血藤
- 大串连果
- 鲩鱼
- 芫荽茎
- 石草鞋
- 单叶铁线莲
- 红升麻根
- 小果皂角
- 山油柑叶
- 檀香油
- 老鼠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