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梨根
《中华本草》:猕猴梨根
拼音注音
Mí Hóu Lí Gēn
别名
藤梨根
来源
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软枣猕猴桃Actinidiaarguta(Sieb.etZucc.)Plarich.exMiq.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tinidia arguta(Sieb.et Zucc.)Flarich.ex Miq.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
软枣猕猴桃 大型藤本,长可达30m以上。嫩枝有时被灰白色疏柔毛,老枝光滑;髓褐色,片状。单叶互生;叶柄及叶脉干后常带黑色;叶片膜质或纸质,卵圆形、椭圆状卵形或长圆形,长16-13cm,宽5-9cm,先端突尖或短尾尖,基部圆形或心形,少有近楔形,边缘有锐锯齿,下面脉腋有淡棕色或灰白色柔毛,其余无毛。聚伞花序腋生,有花3-6朵;花单性,雌雄异株或单性花与两性花共存;花白色,直径1.2-2cm;花被5数;萼片仅边缘有毛;雄蕊多数;花柱丝状,多数。浆果球形至长圆形,光滑。花期6-7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900m的山地灌丛中或林内。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地区及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
根含熊果酸(ursolic acid),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胡萝卜甙(dancosterol)。全草含猕猴桃碱(actinidine)。叶含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及钾、钠等。叶中另含槲皮素-3-二鼠李糖基半乳糖甙[quercetin-3-O-[α-rhamnopyranosyl-(14)-rhamnopyranosyl-(1-6)-β-galactopy-ranoside]],山柰酚-3-二鼠李糖基半乳糖甙[kaempferol-3-O-[α-rhamnopyranosyl-(1-4)- rhamnopyranosyl-(1-6)-β-galactopyra-noside〕]等。
药理作用
软枣猕猴桃根水溶性成分0.2g/kg肌内注射,连续8d,对小鼠宫颈癌14(U14)有显着抑制作用。在体外可促进C3H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体内增强该种小鼠自然杀伤(NK)细胞对125I-dUrd标记的U14靶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此外体内抑制C57小鼠溶血素生成。这些结果表明本药有抗小鼠U14实体瘤,增强细胞免疫和抑制体液免疫的作用。其抗肿瘤作用可能部分与其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和增强NK细胞活性有关。软枣猕猴桃茎多糖70-560μg/ml在体外剂量依赖性刺激小鼠脾细胞增殖和增强脾细胞对刀豆球蛋白以C(C0nA)刺激的反应性。本多糖单用不能诱导IL-2产生,但可加强Con A诱导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含量。本多糖150mg/kg皮下注射,连续9d,脾细胞的自发转化、淋巴细胞的增殖、Con A刺激的增殖反应及IL-2的产生均显着高于对照组。表明本多糖对细胞免疫有正向调节作用。
性味
淡;微涩;平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祛风除痹;解毒消肿;止血。主黄疸;消化不良;呕吐;风湿痹痛;消化道癌肿;痈疡疮疖;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乳汁不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60g;或捣汁饮。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玉
- 干蕨鸡
- 海南虎皮楠
- 木姜子根
- 山芹根
- 多穗石柯根
- 乌梢蛇
- 四时青
- 五星蒿
- 野扇花果
- 小团叶根
- 象骨
- 佛手花
- 地柑
- 纤花耳草
- 羊洪膻
- 山皂角
- 慕荷
- 山羊肉
- 多花猕猴桃根
- 福建排草
- 乌桕叶
- 葛藟汁
- 野柿花
- 莱菔
- 柿寄生
- 水皂角子
- 油棕根
- 火焰草
- 蓝花龙胆
- 荷苞花
- 海参肠
- 刺竹笋
- 红线麻
- 米露
- 大半边旗
- 山麻雀
- 芒萁
- 布荆
- 狮子草
- 辣姜子
- 石串莲
- 白豆蔻
- 多花筋骨草
- 粗榧根
- 犁头尖
- 寸金草
- 单鞭
- 刺叶楤木
- 山蜡梅
- 栾樨
- 黄瓜根
- 落花生油
- 蛴螬
- 狭叶山胡椒
- 凤仙花
- 红枫荷
- 木蝴蝶树皮
- 垂花胡枝子
- 稀花蓼
- 白豆
- 山银柴胡
- 川乌头
- 石蜈蚣
- 小叶云实
- 山梅花根皮
- 公鸡头叶
- 石山花椒
- 柴胡叶链荚豆
- 细竹蒿草
- 云南野当归
- 花生壳
- 虾
- 代赭石
- 远志木蓝
- 山橿
- 向日葵叶
- 小乌泡
- 栗树根
- 莲房
- 栾华
- 樗叶花椒
- 细叶十大功劳
- 红白二丸果
- 向阳花
- 油桐根
- 茉莉叶
- 野漆树叶
- 马尾连
- 香堇菜
- 虎耳还魂草
- 雷蘑
- 双肾子
- 五加叶
- 旋复花
- 桑鳸
- 石茶
- 石萝藤
- 大黑头草
- 西伯利亚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