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茅果
《*辞典》:巴茅果
拼音注音
Bā Máo Guǒ
别名
牛草果
出处
《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五节芒根茎部叶鞘内的虫瘿。虫瘿全年均可采集。
原形态
五节芒,又名:萱仔、马儿扦。 多年生草本,高2~4米。根茎横生,具叶鞘,常在鞘内生有虫瘿,肿大如竹笋形。秆无毛,节下具白粉。叶鞘无毛或仅边缘疏生纤毛;叶片披针状线形;长25~60厘米或更长,宽15~30毫米,先端渐尖,边缘粗糙,主脉阔,白色。圆锥花序顶生,宽大而稠密,长30~50厘米,分枝纤细;每节着生2小穗,一具长柄,一具短柄;基盘上有白色丝毛,长于小穗;第1颖渐尖,有脉2~3条,中脉不明显或缺;第2颗与第1颖相似,有脉3条,中脉明显而粗糙;不孕花的外稃披针形,较颖稍短;结实小花的外稃短尖,先端2齿裂,齿间有一长约1厘米的芒;内稃卵形,长不及1毫米。花果期5~11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或草地。分布广东、广西、贵州、安徽、江苏等地。
性味
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
顺气,发表,除瘀。
复方
①治月经不调:巴茅果五钱至一两。泡酒半斤,每次服五钱。
②治小儿疹出不透:巴茅果三个。煎水服。
③治小儿疝气:巴茅果三个,茴香根五钱,香附米三个。蒸甜酒服。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新疆紫草
- 小一把抓
- 山花生
- 狭叶山胡椒
- 山稗子根
- 山橿根
- 小鱼仙草
- 小凤尾草
- 山樱桃核
- 小飞扬草
- 山油柑叶
- 小冬青
- 新疆芍药
- 小棕皮头
- 山砂姜
- 咸酸蔃
- 手掌参
- 小二仙草
- 小垂头菊
- 新疆雪莲
- 杏叶防风
- 小毛香
- 小岩白菜
- 蓼大青叶
- 新疆远志
- 小寸金黄
- 蓝萼香茶菜
- 山水芹菜
- 蓝花龙胆
- 小无心菜
- 蓝花绿绒蒿
- 小丁香
- 禾秆蹄盖蕨
- 禾叶风毛菊
- 显脉罗伞
- 小报春花
- 落花生油
- 蓝玉簪龙胆
- 小果皂角
- 小南木香
- 山木通根
- 山白蜡条
- 红树皮
- 红子仔
- 红石耳
- 红毛鸡
- 红厚壳
- 红紫珠
- 红三七
- 红瑞木
- 红泽兰
- 红毛七
- 红子根
- 红毒茴
- 红簕钩
- 红五加
- 红楠皮
- 红活麻
- 旋鸡尾
- 寻骨风
- 杏树皮
- 红头小仙
- 红牛皮菜
- 红梗草根
- 红毛走马胎
- 红直当药
- 红叶甘橿
- 红半边莲
- 鸢油
- 红牛毛刺
- 白前
- 红果冬青
- 野菠菜
- 小叶金鸡尾巴草
- 密毛桃叶珊瑚果
- 红树果
- 红筷子
- 红水芋
- 红土子皮
- 红枫荷
- 红头草
- 红毛菍
- 冰糖
- 仙桃草
- 红根草
- 红粘谷
- 红刺藤
- 红小麻
- 红果楠
- 红杉皮
- 红毛蛇
- 红敷地发
- 曼陀罗子
- 仙掌子
- 新香草
- 小驴蹄草
- 小鬼钗
- 山棯根
- 山臭草
- 白升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