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骨消茎叶
《中华本草》:通骨消茎叶
拼音注音
Tōnɡ Gǔ Xiāo Jīnɡ Yè
来源
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大花老鸦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unbergia grandiflo-ra (Roxb.ex Rottll.) Roxb.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大花老鸦嘴 粗壮草质或木质的攀援大藤本,长可达8m或更长。枝多数,被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2.5-6cm;叶片纸质,宽卵形或三角状心形。叶对生;叶柄长2.5-6cm;叶片纸质,宽卵形三角状心形,长5-10cm,宽4-8cm,先端短渐尖至急尖,基部心表,边缘波状至具浅裂片,两面被短柔毛,掌状脉3-7条。花大,有时2朵并生于叶腋或成下垂的总状花序;花梗长约5cm;小苞片2,长圆形工卵形,长2.5-3cm,被短预选毛;萼环状而平截;花冠淡蓝色,淡黄色或外面近白色,长5-8cm,花冠管短,喉部扩大,冠檐近5等裂,扩展直径达7cm;雄蕊4,二强,长者花药有毛,药室有距,短者花药无毛而仅1室有距;子房稍肉质,每室有2个胚珠,柱头深2裂,裂片等大蒴果被柔毛,长约3cm,下部近球形,上部具长喙,开裂时似乌鸦嘴。种子半球形,表面皱缩呈脑纹状。
形状
性状鉴别 藤茎圆柱形,被柔毛,直径2-8mm,具纵皱纹,灰色至灰褐色。单叶对生,多皱缩,完整者展平后阔卵形,长3-5cm,宽2-3cm,两面粗糙,被毛,灰黄色。气微,味甘微辛。
化学成分
大花老鸦嘴花含黄酮类成分:芹菜素-7-葡萄糖醛酸甙(apigenin 7-glucuronide),木犀草素(luteolin),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 7-glucoside)和锦葵花素-3,5-二葡萄糖甙(malyidin-3,5-diglucoside)。尚含一种环烯醚萜类化合物,10-去羟甲基梓果次甙(stilbericoside)。
药理作用
本植物茎和叶的煎剂给小鼠腹腔注射时毒性不大,当用量为1g/只时,24小时内每两只死亡1只。对离体豚鼠回肠、大鼠子宫、蟾蜍腹直肌及大鼠后肢灌流试验均无明显作用。
性味
味辛;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
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主跌打损伤;骨折;疮疖;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汤洗。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大烟锅草
- 茶绒
- 岩败酱
- 滇白芷
- 青刺尖
- 小花鸢尾
- 青葙
- 蟒蛇草
- 楮树白皮
- 银紫丹参
- 角螺厣
- 乌苏里黄芩
- 火绳树
- 雪药
- 水细辛
- 建神曲
- 地绵绵
- 粤万年青
- 大果卫矛
- 陈火腿骨
- 小叶野决明
- 沼地马先蒿
- 芦根
- 蜂蜡
- 芋梗
- 芙蓉花
- 芭茅果
- 白绿叶
- 草金杉
- 假葡萄
- 鹈鹕脂油
- 獐耳细辛
- 滇丹参
- 石耳
- 老君须
- 毛桐
- 假辣蓼
- 通天连
- 黄杨叶
- 木蝴蝶
- 辣薄荷
- 水茄冬叶
- 滇西风毛菊
- 千金坠
- 紫柚木
- 蚌兰叶
- 龙虾
- 椴树根
- 滇绣球
- 马边绣球
- 藏鮡肉
- 凤眼果根
- 芋头花
- 虎皮草
- 茶子
- 山姜花
- 营实
- 紫花芥
- 粉团花
- 鹤肉
- 二仙桃
- 玉米须
- 紫萁贯众
- 石寄生
- 鸢翅骨
- 雪山甘草
- 石花
- 黑穗画眉草
- 蓑草根
- 对对参
- 沉香曲
- 郎伞木
- 曾青
- 假刺藤
- 水稻清
- 黄毛榕
- 水狼萁
- 酪
- 黄杞
- 滇绿豆
- 古柯
- 益智仁
- 一匹绸
- 多蒴曲尾藓
- 百齿卫矛
- 灯台树果
- 蛇目菊
- 三丫苦叶
- 大白杜鹃
- 小花梾木
- 蛤壳
- 一叶萩
- 见血清
- 括金板
- 鲦鱼
- 黄缨菊
- 皱叶南蛇藤
- 香叶
- 黄三七
- 小白花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