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菝葜
《*辞典》:鞘菝葜
拼音注音
Qiào Bá Qiā
出处
《甘肃中草药手册》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鞘柄菝葜的块茎及根。春、秋采收。,除去须根茎基,洗净,切成薄片。
原形态
落叶、灌木或攀援藤本,高40~80厘米。茎近圆筒形,多分枝,坚硬:小枝有棱,无刺。单叶互生,卵形,具鞘状叶柄,无卷须。长3~6厘米,宽2~4厘米,先端锐或渐尖,基部圆形、截形或近心形,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光滑,基生脉3~5条,两而均凸出。花序梗细,长1~2厘米,着生2~7花,形成伞形花序;花梗细,长约8毫米;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花被6,长椭圆形:雄蕊6;雌花较小,花被片6,具退化雄蕊6;子房椭圆形,花柱3裂,反卷。浆果球形,黄黑色带白粉,含种子1~3个。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多生于林缘或灌丛中。分布河北、山西、河南、甘肃等地。
性味
①《甘肃中草药手册》:"辛咸,温。"
②《河南经济植物志》:"味苦,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活血顺气,止痛。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鱼骨鲠喉。
①《甘肃中草药手册》:"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治风湿腰膝四肢疼痛久不愈,鱼骨鲠喉。"
②《河南经济植物志》:"活血止痛。治折伤,创伤。"
③《中国经济植物志》:"顺气镇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或研末。外用:研末撒。
注意
虚弱者慎用。
复方
①治关节痛门久不愈:㈠鞘菝葜二两。酒浸三至七日,晒干研细末,每次一钱,日服二次。㈡防风五钱,鞘菝葜五钱,红花三钱。水煎服。
②治外伤出血:鞘菝葜焙黄,磨成细粉,外敷患处。(宜忌以下出《甘肃中草药手册》)
备注
本植物的块茎及根,在甘肃地区亦作"威灵仙"入药。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蒲草根
- 钩藤根
- 新疆香堇
- 苦竹茹
- 红茴香根
- 大香附子
- 吹风散
- 老鼠脚迹
- 掉毛草
- 驴蹄
- 软丝藻
- 苹果叶
- 贴骨散
- 百灵草
- 水翁皮
- 蝼蛄
- 黄柏
- 麦奴
- 蝙蝠葛叶
- 叶底珠
- 香面叶
- 小驴蹄草
- 石栗
- 小血藤叶
- 桂花岩陀
- 宽穗兔耳风
- 峨山雪莲花
- 九龙藤叶
- 西藏花椒种子
- 鸡冠参
- 黄花香
- 白花鬼针草
- 铃兰
- 竹鸡
- 翼枝榆
- 鼋肉
- 牛齿
- 旋鸡尾
- 烟筒花
- 榆花
- 多鳞鳞毛蕨
- 山稔叶
- 钉头果
- 千里光
- 蒲桃壳
- 蒲桃根皮
- 全缘凤尾蕨
- 斩龙剑
- 茶油粑
- 榆树
- 松球
- 红沙
- 回回蒜
- 狗尾草
- 紫铜矿
- 空青
- 紫金砂
- 香加皮
- 楼梯草
- 老鹤草
- 红根
- 苦楝花
- 大刺儿菜
- 曼陀罗子
- 满树星
- 蝉蜕
- 羊皮
- 樗叶花椒皮
- 西藏凹乳芹根
- 胡桃壳
- 凤尾参
- 红叶木姜子根
- 小石藓
- 斑鸠菊
- 红花雪莲花
- 建兰花
- 吐铁
- 瘴气藤
- 树腰子
- 水杨木白皮
- 藜芦
- 甘肃棘豆
- 田唇乌蝇翼
- 蛇退
- 天葵子
- 鬼箭羽
- 麻油
- 三白草根
- 黑皮根
- 窄叶南蛇藤
- 葵花大蓟
- 知风草
- 竹叶蕉
- 药鼠李实
- 皂角刺
- 密花角蒿
- 向日葵花
- 牙刷草
- 窄叶鼠李
- 苦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