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木
《*辞典》:梓木
拼音注音
Zǐ Mù
出处
《握灵本草》
来源
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木材。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梓白皮"条。
化学成分
含梓木内酯;又含多种萘醌衍生物,其中已确证的有α-拉杷酮。
功能主治
《握灵本草》:"治手足痛风,梓木煎汤,桶上蒸之,勿令汤气入目。""治霍乱不吐不泻,以梓木屑煎浓汁吐之。"
摘录
《*辞典》
《中华本草》:梓木
拼音注音
Zǐ Mù
别名
雷电子
英文名
wood of Ovate Catalpa
出处
出自《握灵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木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talpa ovata G.Don.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切薄片,晒干。
原形态
梓 乔木,高达15m。树冠伞形,主干通直,树皮灰褐色,纵裂;幼枝常带紫色,具稀疏柔毛。叶对生或近于对生,有时轮生;叶柄长6-18cm;叶片阔卵形,长宽近相等,长约25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或浅波状,常3浅裂,两面均粗糙,微被柔毛或近无毛,侧脉4-6对,基部掌状脉5-7条。顶生圆锥花序,花序梗微被疏毛,长12-28cm;花萼2唇开裂,长6-8mm,绿色或紫色;花冠钟状,淡黄色,内面具2黄色条纹及紫色斑点,长约2.5cm,直径约2cm;能育雄蕊2,花丝插生于花冠筒上,退化雄蕊3;子房上位,棒形,柱头2裂。蒴果线形,下垂,长20-30cm,粗5-7mm。种子条椭圆形,长6-8mm,两端具有平展的毛花期5-6月,果期7-8月。
化学成分
梓木部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蜡酸(cetot-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对-羟基桂皮酸(p-hydroxycinnamica acid),丁香酸(syringic acid),香草醛(vanillin),葡萄糖(glucose),甘露糖(mannose),木糖(xylose),鼠李糖(rhamnose)[1],三十烷酸(2-对羟苯基乙基)酯[2-(4-hydroxyphenyl)ethyl triaconta-noate],1-二十八酰基甘油酯(1-octacosanoyl glyceride),二十四烷酸(tetracosanoic acid),阿魏酸-二十六烷醇酯(n-hexacosyl feru-late),梓桐(catalponone),脱氧拉杷醇(deoxylapachol)[2],梓内酯酮(catalpalacetone)[3],梓木酮醇(catalponol)[4],1-甲基萘醌(1-menaquinone),α-拉杷醌(α-lapachone),4-羟基-α-拉杷醌(4-hy-droxy-α-拉杷酯(4,9-dihydroxy-α-lapachone),8-羟基去氢-异-α拉杷醌(8-hydroxydehydro-iso-α-lapachone)[5]。还含3,8-二羟基去氢异-α-拉杷醌(3,8-dihydroxydehydro-iso-α-lapachone),1-羟基-2-甲基-蒽醌(1-hydroxy-2-methyl-anthraquinone),去氢-α-拉杷醌(dehydro-α-lapachone)[5]。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肺;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
催吐;止痛。主霍乱不吐不泻;手足痛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9g。外用:适量,煎汤熏蒸。
各家论述
《握灵本草》:治手足痛风,梓木煎汤,桶上蒸之,勿令汤气人目。治霍乱不吐不泻,以梓木屑煎浓汁吐之。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海参肠
- 地杨梅
- 树三角枫
- 麻腐
- 败火草
- 凤仙花
- 野蘑菇
- 野葡萄藤
- 野高粱
- 银粉背蕨
- 水茄冬果
- 四里麻
- 番荔枝叶
- 榕树皮
- 猪脑
- 商陆花
- 银鲛
- 银边翠
- 短瓣花
- 牛膝茎叶
- 石羊菜
- 越南樟皮
- 薄叶棘豆
- 土当归
- 青蒿囊虫
- 臭矢菜
- 紫金牛
- 桃茎白皮
- 鸢嘴
- 獭子树
- 孔雀草
- 糖荠
- 败酱草
- 鸊鷉
- 青果
- 天葵
- 掌裂蟹甲草
- 柘木白皮
- 桐皮
- 檀根
- 甜茶藤
- 田高粱
- 调经草
- 地榆
- 中南星
- 总序绿绒蒿
- 鸭脚蓼
- 中华剑蕨
- 卵叶贝母
- 沼泽念珠藻
- 枣槟榔
- 野槟榔
- 裕民贝母
- 七星鱼
- 土大黄叶
- 毛车藤
- 迭裂黄堇
- 盘龙七
- 鼬瓣花根
- 黎罗根
- 叶底红
- 石蛇
- 双参
- 十大功劳根
- 芡实叶
- 蚌肉
- 白石榴花
- 白马骨
- 蟛蜞菊
- 虱子草
- 荞麦叶
- 宽叶荨麻
- 五叶薯
- 丁锅树叶
- 白果
- 变豆菜
- 白背枫
- 海莲叶
- 青藤子
- 白九股牛
- 悬钩茎
- 鞭叶铁线蕨
- 萆薢
- 丝瓜叶
- 青麸杨根
- 扁担藤
- 白背杨
- 半圆盖阴石蕨
- 白肚
- 秋子梨
- 秋葡萄茎
- 九头狮子草
- 柏树
- 斑点虎耳草
- 白勒
- 黄木耳
- 蝤蛴
- 宽叶鼠曲草
- 白桂木根
- 大马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