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菍果
《中华本草》:地菍果
拼音注音
Dì Rěn Guǒ
来源
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地菍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采收和储藏:7-9月果实成熟时分批采摘采收,晒干。
原形态
矮小灌木,高10-30cm。茎匍匐上升,逐节生根,分枝多,披散,地上各部被糙伏毛。叶对生;叶柄长2-6mm;叶片坚纸质,卵形或椭圆形,长1-4cm,宽0.8-3cm,先端急尖,基部广楔形,全缘或具密浅细锯齿;基出脉3-5条。聚伞花序顶生,有花1-3朵,基部有叶状总苞2;花梗2-10mm;花5数,花萼管长约5mm,被糙伏毛,毛基部膨大呈圆锥状,有时2-3簇生,裂片披针形,长2-3mm,边缘具刺毛状缘毛,裂片间具1小裂片;花瓣淡紫色至紫红色,鞭状倒卵形,上部略偏斜,长1.2-2cm,宽1-1.5cm,先端有1束刺毛,被疏缘毛;雄蕊5长5短,长者药隔基部延伸,弯曲,末端具2小瘤;短者药隔不伸延,药隔基部具2小瘤;子下位,先端具刺毛。蒴果坛状球形,平截,近先端略缢缩,内质,不开裂,长7-9mm,直径约7mm,宿存萼被糙伏毛。花期5-7月,果期7-9月。
化学成分
果实含鞣质2.02%。
性味
味甘;性温
归经
归肾;肝;脾经
功能主治
补肾养血;止血安胎。主肾虚精专;腰膝酸软;血虚萎黄;气虚乏力;经多;崩漏;胎动不安;阴挺;脱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或浸酒。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灰凤梨
- 糙叶千里光
- 蜂蜜树
- 青杠膏
- 鬼毛针
- 鸡爪草
- 铁华粉
- 乌榄核
- 铁苋
- 豺肉
- 苦芥
- 黄蜀葵
- 衡州乌药
- 大果榆
- 偏翅唐松草根
- 白兰花
- 草金杉
- 滇常山花
- 画眉草
- 牡荆茎
- 松叶防风花
- 虫笋
- 簝叶竹根
- 崖棕根
- 三角草
- 大千生
- 丽江青木香
- 长毛香科科
- 石茶
- 银粉背蕨
- 鹄绒毛
- 马骨节
- 蟾酥
- 车螯
- 下山虎
- 大叶钩藤
- 倒根野苏
- 黄花菜子
- 光果南蛇藤
- 岩春草
- 冬菇
- 野巴子
- 粉萆
- 青榨槭
- 黔羊蹄甲
- 鸡尾木
- 冬瓜
- 芒种花
- 盐酸树
- 隆萼当归根
- 吹云草
- 穗花蛇菰
- 血参
- 黄花地锦苗
- 獐髓
- 单肾草
- 赛金刚
- 蝮蛇脂
- 莙荙菜
- 滇榧子
- 大团囊虫草
- 地椒
- 牡荆子
- 水茴香藻
- 黄鳝藤
- 臭梧桐子
- 红田乌草
- 干檀香根
- 多花筋骨草
- 鸡(土从)
- 四方盒子草
- 东方荚果蕨
- 油散木
- 黄牛毛藓
- 南鹤虱
- 蒲葵子
- 喜马拉雅米口袋
- 犀角
- 凤眼果根
- 牛筋刺寄生
- 乌尼参
- 通城虎
- 水松枝叶
- 骨把
- 清香桂
- 大苞叶千斤拔
- 喜马拉雅紫茉莉
- 地梅子
- 秋海棠
- 苏木蓝
- 异野芝麻
- 假刺藤
- 黑细辛
- 丝瓜络
- 十大功劳根
- 鼠妇
- 水龙
- 川桐皮
- 山螃蟹
- 寸节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