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叶鼠李
《中华本草》:皱叶鼠李
拼音注音
Zhòu Yè Shǔ Lǐ
来源
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皱叶鼠李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rugulosa Hemsl.采收和储藏:果熟后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皱叶鼠李 灌木,稀小乔木,高1-2.5m。幼枝红褐色,通常互生或近对生,顶端有刺;老枝黑褐色或灰褐色,光滑。叶常互生或簇生于短枝顶端;叶柄长5-16mm,被白色短柔毛;托叶长线形,有毛,早落;叶片纸质,卵形、长圆形,先端急尖至钝圆,基部楔形,边缘具小圆齿,上面暗绿色,下面灰白色。花绿色,单性,单生于叶腋或2-3朵排成聚伞花序;雄花萼片4,花瓣4,雄蕊4,子房退化,有3裂的柱头;雌花萼片4,无花瓣,具丝状退化雄蕊4,子房球形,柱头3-4裂。核果倒卵状球形,黑色,具2核。种子倒卵形,黄褐色,有光泽,背面有纵沟。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谷林中或路旁。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陕西、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
性味
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肿毒;疮疡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九节菖蒲
- 斜叶榕叶
- 云雾七
- 穿耳菝葜
- 小红人
- 獭四足
- 银鲛
- 大田基黄
- 圆节山蚂蝗
- 油鸭
- 一枝香
- 台湾千金藤
- 大独叶草
- 土香榧
- 地盘松球
- 萱藻
- 紫荆花
- 娃娃鱼
- 鱼寄生
- 秃房茶子
- 西藏水黄连
- 苦茄
- 马绊草
- 铁华粉
- 白蜡树叶
- 樗鸡
- 柴胡
- 云朴
- 蛇尾草
- 苦果
- 天目琼花
- 天葵草
- 野洋参
- 小金发藓
- 迭裂黄堇
- 栘依
- 小芸木
- 西南金刚藤
- 牛髓
- 獭肉
- 柄马勃
- 獭胆
- 披散糖荠
- 红须须
- 杜鹃兰
- 野花生
- 柘木
- 鸨肉
- 貉肉
- 鞭打绣球
- 蒲葵叶
- 强壮莲座蕨
- 棠梨
- 岩椒
- 鸭嘴癀
- 野漆树叶
- 黄荆
- 断板龟
- 阴香根
- 薄荷露
- 迷迭香
- 摇钱树根
- 自消容根
- 太子参
- 鸭儿芹根
- 黄锁梅根
- 山棯叶
- 白云瓜叶
- 禹余粮
- 远志木蓝
- 小火草
- 巨紫堇
- 白背三七茎叶
- 狗牙根
- 榆蘑
- 枪刀药
- 羊肚菌
- 芦花
- 叶下珠
- 零余子
- 筋藤
- 肉郎伞
- 一碗泡
- 绿衣枳壳
- 白榄根
- 白朱砂莲
- 岩山枝
- 油茶油
- 婆罗门皂荚
- 檀香
- 白术
- 樱桃
- 白鱼
- 煨姜
- 滨海前胡
- 昆明水金凤
- 苜蓿根
- 白附子
- 百两金叶
- 三角泡